“皮影戏”、“昆曲“、”古琴“……这些大家所熟知的艺术形式,都已经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此全球范围内开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途。而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深厚积累,也产生了众多“非物质文化”,有的随着文明的进步和民族融合的不断发展慢慢开始为人们所遗忘,而却依然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散发着独特魅力。本期百度知道《知道大数据》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百度知道海量数据中进行了数据挖掘和分析,揭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让我们一起看看。
四川最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加上成都设有“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因而使得“非遗”话题备受关注,在百度知道上提问关于“非遗”问题的人中,11.4%都来自四川。除此之外,“非遗”话题在河南、北京等地也备受关注。
谁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性别比例上来看,男性更关注“非遗”,在百度知道上关注“非遗”问题的人中,男性是女性的近2.6倍。而从学历构成上来看,大学生所占比例达到绝对优势,占到46.1%,是排行第二“高中”的3倍多。
“非遗”关注度持续上升?
随着人们对于文化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非遗”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到了2015年达到顶峰,即使2015年还未完全过去,这一年在百度知道上提问“非遗”问题的人所占比例就已经达到最高,占到21.7%。
互联网成为人们了解“非遗”的主要途径?
互联网的发展,内容的丰富,使得它成为传播“非遗”知识的最重要途径,31.1%的人主要通过网络来了解“非遗”,也有不少人通过阅读书籍、收看电视及纪录片等了解“非遗”知识。
关于“非遗”大家都在关注什么?
在关注度排行前五的问题中,除了知识性的问题,不少人对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感兴趣,可见,博览园等可供观赏的“景点”在“非遗”知识传播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民族复兴的今天,非物质的无形的遗产更加重要,它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和特有的思维方式,蕴藏着中华文化的最深的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文化瑰宝,那些没有得到妥善传承而至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损失。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