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听,能够听到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声音,几乎每天都有公司倒闭的消息传出。被称为朝阳产业的互联网尚且如此,一直被认为是夕阳产业的PC行业也不乐观。从2012年起,PC行业已经开始被唱衰。第三方分析机构的数据似乎更是在印证着这个论调。
来自Gartner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PC销量同比降低7.7%;IDC分析师甚至开始预测全球前十名的PC厂商将有两家被挤出市场。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则表示不止有2-3家退出PC市场,会有更多企业退出。
为了唤醒消费者对PC的全新体验,今年10月份本应是竞争对手的的戴尔、惠普、联想,联手微软、英特尔进行了一场“挽救PC”的广告营销。对于PC的未来,厂商们似乎还抱有一丝希望。杨元庆更是乐观的表示,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那么,杨元庆所说的PC行业的“春天”是什么时候呢?这个“春天”会最先发生在哪些地方呢?
出局不止2-3家
PC经过25年的发展,在外界看来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创新,市场也逐渐走向了饱和,出货量在不断的下降。来自IDC分析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跌幅高达10.8%,出货量仅为710万。而Gartner的数据也显示,第三季度PC下滑达到7.7%。
IDC分析师麦内利直接预测,在全球PC排行榜中,5-10名的厂商很有可能两家退出市场。目前,这排名在5-10名的厂商分别为:宏碁、华硕、东芝、三星、同方、富士通。而市场越来越会集中在四大PC厂商中,也就是联想、惠普、戴尔以及苹果。
对于全球的PC市场,杨元庆也承认增长不如以前,甚至有下滑的情况。除了有大的宏观经济的影响之外,智能手机也对PC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有些消费者现在唯一的上网产品就是手机,可能直接跳过了PC时代。另外,在一些发达国家,PC渗透率非常高,市场处于饱和期。
杨元庆认为在前十大PC厂商中,出局的将不止两三家,会是更多家。
春天何时来临?
虽然对于存活的厂商数量比较悲观,对于整个PC环境的未来,杨元庆却是积极乐观,甚至认为PC行业的春天已经不远了。他乐观估计个人电脑明年会开始复苏。
为何PC厂商如此乐观?其实,他们看到了一组这样的数据:全球有超过5亿台电脑已经使用了5年以上,而技术、产品体验的革新促进了消费者换机的欲望。5亿的换机市场对PC厂商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拐点,尤其在PC出货量连续下滑的今天。
另外,正如智能手机厂商看好中国市场一样,PC厂商也认为中国市场有更大的潜力尚待挖掘。杨元庆表示:“目前中国电脑出货量比美国卖的少,这一点无论如何也说不过。未来中国的情况一定会发生逆转。”
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发展最好的是美国市场,渗透率达到80%-90%,而且还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相比之下,中国是美国人口的4倍,但中国PC出货量却低于美国。杨元庆认为,越来越多的只用手机的消费者会发现,只用手机是不够的,需要更强功能、更大屏幕,能够完成不同任务的上网终端和设备。所以,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5亿台的换机市场客观存在,但如何驱动消费者主动进行更换呢?杨元庆表示,就是加大创新力度。这个词听上去有些虚,但正是因为有创新,才解决了PC的众多弊端,比如不便于携带、设计不时尚等问题。
联想如何取暖过冬?
“现在差不多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杨元庆坦诚。
今年6月份,联想第一财季业绩显示由于手机业务拖累,净利润同比下滑51%,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因此,联想开始了裁员重组计划。联想将通过重组移动业务集团(MBG)、在企业级业务上集中资源、更好地利用个人电脑市场行业整合的机会、推动所有职能部门提高效率等措施来让整体业务重新回到增长的轨道。
而此次裁员重组预计将节省费用13亿美元,其中8.5亿美元来自摩托罗拉和联想手机的整合。
“到9月份为止的季度,基本承诺的事情全部做到位。这会让联想这个冬天过得更好。”杨元庆透露。联想为这个冬天储备了粮食取暖,也为春天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此次,联想发布了新一代YOGA 4Pro以及下个月可能发布的最新手机都在明年“春天”的到来做准备。
多模变形笔记本YOGA可以说是联想生生打造出来的一个细分市场,在YOGA之前市场上并没有这样一个产品。联想副总裁笔记本事业部总经理柏鹏向媒体透露,在做第一代YOGA的时候,心里也很打鼓,不知道预期会怎样,而且预期销量非常保守。但经过4代产品的积累,一方面在市场上树立了霸主地位,另外一方面拓展了新兴市场,挖掘了人们细分需求。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童夫尧透露了一个数字:目前中国每年PC需求5700万,其中3400万台式机、2300万笔记本。他认为,YOGA产品的开拓将会使笔记本、台式机以及传统的平板市场转向YOGA,因此YOGA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市场机构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联想是全球排名第一的PC厂商,出货量市场份额为21%。但杨元庆的目标远远不止是第一,而是要求2-3年之内市场份额提升到30%以上。
有句话说的好,世上本无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10大PC厂商,谁会熬过这个“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