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内容相关性是与数字化时代消费者沟通的因素

   时间:2015-11-26 15:06:01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15年11月24日,北京讯——全球领先的信息服务公司益博睿(Experian)最新发布的《2015亚洲区数字内容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74%的亚洲消费者会收到个性化电邮推广信息,在中国这一数字为82%;但整体看来有70%的人认为其推广内容与个人无关,这就意味着市场营销人员虽然已经认识到个性化信息的重要性,但并没有认识到内容的个性化并不等同于内容的相关性。

该研究深入分析了亚洲以及中国地区数字时代消费者的信息需求,指出企业和市场营销人员迫切需要重新审视与消费者有效沟通的方法。为了提高市场营销活动的有效性和回报率,提高企业收益,企业在传播渠道、设备和内容策划方面应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行为。

针对亚洲地区消费者的深入研究发现:

· 亚洲地区智能手机的使用非常广泛,88%的人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使用智能手机,他们频繁或极频繁地使用智能手机上的社交聊天应用(83%)和新闻应用(77%)。而在中国,手机的使用率比亚洲区其它参与调查的所有国家都高,达94%,这就意味着他们基本全天都在使用手机。

· 在亚洲地区电子邮件被视为推动购买行为的最佳渠道(64%),之后是社交媒体(53%)。在中国,65%的人认为手机短信是最佳渠道,而对社交媒体的认同率为53%,高于亚洲平均水平。此外,电子邮件也是推动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有力渠道。

· 大多数消费者接收个性化内容的渠道包括电子邮件(74%)、社交媒体(69%)和短信(69%),但都认为提供的内容与个人的不相关性很高,不相关性比例分别达到70%(电子邮件)、57%(社交媒体)和56%(短信)。

· 在中国,消费者更多使用邮件(82%)接受个性化内容,高于短信(79%)和社交聊天工具(68%);与社交聊天工具相比,中国消费者认为通过电子邮件和短信获得的信息的不相关性更高,分别达71%和68%。

· 不同渠道信息的一体化整合可帮助提升传播信息的准确度,主要是因为29% 到44% 的受访者表示通过电子邮件、短信和应用app收到的信息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

· 亚洲消费者希望或非常希望根据购买历史接收促销信息(59%)。

益博睿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姚诚彰指出:“与亚洲区的其它国家相比,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市场,手机的使用占据了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间,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新一代数字信息消费者更倾向于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求通过智能设备获取信息,他们所选择的信息更加注重内容的相关性、时效性,与个人兴趣的吻合程度,以及与个人设备的兼容性来决定的。因此,企业和市场营销者迫切需要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来制定传播策略以更好的和消费者互动,不仅是传播内容策略,还有传播渠道策略。”

消费者在智能手机上花的时间最长

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亚洲消费者(98%)都拥有智能手机,88%的人大多数时间乃至随时都会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亚洲消费者最重要的设备,正因如此,智能手机也成为了企业与亚洲消费者沟通接触不能忽视的渠道。中国消费者最爱使用手机,94%的中国人在生活中会随时使用智能手机。

消费者移动购物的情况也在增加,91%的人至少在智能手机上购物过一次。这意味着建立一个稳健的移动营销战略会直接影响企业营收。

尽管面临挑战,但电子邮件依旧是最佳渠道

亚洲区的数据显示,移动设备上的电子邮件是与数字时代消费者沟通接触的最佳途径,但在中国,消费者(73%)更喜欢在电脑上阅读电脑邮件。在整个亚洲包括中国,推动购买行为的最佳渠道也是电子邮件,近三分之二(64%)受访人士表示曾因收到含有推销信息的电子邮件而购买了产品。亚洲区紧随电子邮件之后的是社交媒体(53%),而在中国,短信(65%)和app(55%)更受欢迎。总体看来,微信、Line等社交聊天应用也有力地推动了购买行为(二者都为39%)。

企业拥有巨大商机

调查显示,在中国只有8%的受访人士表示他们不希望接收任何促销内容,因此市场营销工作者与消费者沟通接触的机会仍然很多。在今天数字领域越来越繁荣的背景下,手机端移动邮件、内容市场营销和投放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

然而,亚洲区消费者和中国的消费者在内容选择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其它国家的消费者倾向于接受促销信息,而74%的中国消费者愿意接收新产品信息和活动信息,63%的人愿意了解促销信息。因此,了解中国消费者在内容选择方面的独特需求对企业以及市场营销人员尤为重要。

姚诚彰强调指出:“虽然大多数公司都认识到了多渠道多点接触战略的价值所在,但如何了解消费者的兴趣以及他们对内容的个性化需求依然挑战很大。企业和市场营销人员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市场策略,确保能够通过多个关键渠道和消费者能开展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