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朋友圈流传着一份O2O的死亡名单,涉及16个领域的O2O项目已悄然倒闭。在资本涨潮时,企业会讲故事,融资各种轻松;而在融资趋紧、投资人愈加谨慎的趋势下,企业业务和产品不够过硬,则很难挺到下一轮融资。
随着资本寒冬的来临,O2O告别了虚假的繁荣。以往资本市场被过度热炒导致O2O市场的泡沫,忽略了O2O的本质硬伤——同质化、服务差、资金弱。如何才能活下来呢?不同于以往的烧钱圈用户,只有优化产品、提高服务,丰富营销模式,才是王道。
优化产品、提高服务是立足之本
长久以来,O2O项目大多集中于生活服务类行业,创业门槛低,使很多项目盲目追赶风潮,而缺乏核心竞争力。更有创业者无视用户需求,以烧钱求规模,以策略揽融资,但服务质量差,用户不断流失率。
现在看来,企业需要选择有真实需求的场景,挖掘用户痛点,不断的去优化产品体验。另外,O2O的本质是消费和服务。平台上的产品和服务多由商家提供,如缺乏严格的审核和管理体系,损害用户权益,就会导致用户流失。而优质的服务则能带来口碑传播,不但节省资金,还能事半功倍。
拒绝全面撒网,对烧钱说NO
对O2O企业而言,地推、补贴就是无底洞,粗放型大投入的野蛮生长模式会增加资金压力,降低抗风险能力。企业应该调整运营计划,量入而出,保证良好的财务状况。现在,滴滴和Uber也在调整运营策略,降低补贴。虽然订单和活跃用户有一定下滑,但控制了支出成本,就增强了企业的续航能力。
所以O2O企业在融资到位之前,更需要低调打磨产品,根据用户画像、场景做针对性的推广,掌握好渠道,做好品牌塑造。
抓准合作伙伴,尝试第三方轻投入营销
基于O2O领域的红海竞争状态,千篇一律的运营模式已经很难突围,如何才能丰富营销模式,降低营销成本?不妨借助于第三方平台的力量,比如通过如嘿嘿流量等流量分发平台来实现多样化营销一体化协作。和大量的现金补贴相比,流量同样具有较大的用户需求,而且第三方平台有更好的资源渠道,免去了企业资源对接的难题,上线更快,先期投入更少。
以嘿嘿流量为例,它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和用户分析服务,转化率高、用户体验好、安全性有保障,实现流量接口、流量分发、营销场景等一站式接入。性能稳定可靠、快速灵活、成本可控,而且集成简单,0接入门槛、0部署费用、支持H5、SDK、API等多种接入方式。
其实,很多知名企业也开始尝试第三方合作的营销模式。今年8月,嘿嘿流量就联合易到用车发起“50M流量包”任性派活动;获得2亿元B轮融资的杏仁医生、医疗信息服务提供商紫色医疗也和嘿嘿流量合作,获得极大的营销效果。这些都值得其他O2O企业学习借鉴。
结语:
资本寒冬对于O2O项目而言,融资变得更难,因此更要把精力放在产品和服务上来,努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运营方面改变粗放型投放策略,尝试和第三方平台合作,提高投入产出性价比,精细化运营,不失为O2O项目们度过寒冬走向春天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