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四年各自为战,安卓的优化之痛仍旧无解?

   时间:2015-11-27 08:59:15 来源:搜狐科技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很多手机厂商给出了升级安卓6.0的时间表,经过了在系统优化上四年的各自为战,安卓体验却并未因为配置的连番升级而摆脱诟病。谷歌几乎失去了对安卓的控制权,手机厂商们在用户体验优化上却显得力不从心。

记得2013年第四季度的时候,第三方定制安卓的市场份额首次达到25%,而仅仅两年之后,这一数字就已接近80%。国内可谓是安卓第三方定制的重灾区,四年前活跃的还只是民间的各类第三方ROM,如今几乎所有手机品牌都在系统UI上下足工夫。但安卓的优化之痛仍旧无解,而谷歌绝非是唯一的受害者。

1、开发者的痛点

两年前就有开发者抱怨安卓的碎片化问题,特别是一些手机厂商对系统底层代码的修改,直接加重了安卓应用的兼容性问题。对开发者来讲,一款完美的应用需要对各个品牌的机型进行逐一适配,这也正是安卓应用整体质量不及iOS的原因所在。手机厂商自家的应用商店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或许是一个盈利的机会,却又为招揽开发者头疼,可以发现很多手机厂商选择和第三方进行合作来弥补内容短板。这就导致了开发者的另一个痛点,原本希望在手机厂商的生态之下可以效仿iOS的收费策略,但第三方合作带来的盗版和破解版问题让开发者再次梦灭。

2、用户体验的门槛

第三方定制的初衷是在优化用户体验,事实上却增加了用户体验的门槛,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品牌手机的交互越发的出现差异化,增加了用户换新之后的学习成本,特别是在各家纷纷以云服务等来增加用户粘性的情况下,不同产品的数据同步都不得不借助第三方工具。二是使用成本的增加,很多用户反映安卓使用后期存在卡顿现象,不得不通过刷机进行解决。三是潜在的安全风险。之前传出过谷歌阴谋论,可第三方ROM的安全更不容乐观,比如说低版本安卓所存在的系统漏洞以及数据的安全性至今都未解决。试问,除了价格上的优势,在系统体验上各家的定制化UI真的有吸引力吗?

3、被破坏的生态

今年4月份的时候,第三方Android研发公司Cyanogen获得了新的融资,有人评论CM将从谷歌手中夺走安卓。在此之后,微软、诺基亚等也纷纷推出自己的安卓桌面,很可能在未来效仿亚马逊推出推定制版Android系统,究其根本,无非是想在安卓系统上移植自家的服务,而安卓只是个马甲罢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尽管谷歌多数营收来自广告,安卓设备的移动广告营收却远不如iOS,原因就是乱糟糟的安卓生态让谷歌在Android上的创收犹如一潭死水。在Android Wear上谷歌已经展示出了强势的一面,手表厂商们在挣扎之后最终还是屈服于谷歌的淫威,不排除谷歌未来会因为利益在Android上动刀子的可能。

其实,不管是谷歌和开发者的困惑还是安卓生态的恶化,最终都将影响用户的实际体验。很多手机厂商们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甚至在系统优化上可以用不遗余力来形容。但这些解决方案是否真的能够解开安卓体验上的难题,我们不妨从几个典型的解决方案来分析一二。

其一是以三星为代表的Fota升级方案。从今年8月底开始,三星陆续为70款产品推送了Fota升级,和普通的刷机更新不同,用户只需联网就可以下载全新的固件。三星此次为70款产品增加了内存管理器或升级了智能管理器,并在续航、APP运行速度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优化。通过Fota升级的方式解决安卓长时间使用之后逐渐变卡的短板,三星的聪明之处在于,利用云端升级技术完成对系统的修复和优化,从而间接降低用户为提升流畅度“刷机”的门槛。

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三星的销量远高于其他安卓手机厂商,再加上在安卓高端市场独一无二的地位。可以说三星是安卓开放策略的最大受益者,也正是借助自家的TouchWiz实现了在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产品的生态布局。和以往的Fota升级不同,三星此次进行了更多细微的优化,比如说对系统卡顿、耗电、发热等方面的优化,以替代360、猎豹等同类软件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可以肯定,在三星之后会有更多的手机厂商效仿这一升级策略。

其二,回归原生安卓。虽然一些手机品牌钟情于对安卓的第三方定制,却因为改动底层代码而带来这样或那样的Bug,而最终的妥协之策就是提供官方刷机包允许用户刷回原生安卓。有些厂商则直接在国内推出了预装原生系统的产品,甘当OEM厂商,即便是谷歌服务也全盘保留。

把用户体验推给谷歌,绝非是一个明智之举。国内用户本身就对原生安卓系统过于陌生,特别是仍然保留的二级菜单和大量快捷交互方式的缺失,极大的增加了用户的美化成本,虽然在系统流畅度上看似有所提升,但明显和用户体验相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除了三星外,几乎所有的安卓手机厂商都陷入了价格战,借深度定制的UI捆绑各式各样的服务,也就成了盈利的另一种形式。用户会为不符合使用习惯在价格上又缺少优势的产品买账吗?结论可想而知。

其三,最大程度的精简系统。一些新兴的互联网手机品牌,一方面缺少三星等在系统优化上的实力,一方面又不愿彻底委身谷歌而失去自身的产品特色,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最大程度的对系统进行精简,以不内置任何预装软件的形式换取系统的流畅度。

从早期来看,精简系统的方式确实很奏效,至少在评测者眼里会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除此之外,放弃了预装软件的利润也让产品更有诚意。可系统的本质并没有改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安装大量的APP进来,系统垃圾会继续存在,最终重蹈运行卡顿的覆辙。与之相比,通过Fota升级等方式快速升级安卓的内核版本,似乎更值得推崇。

总的来说,通过Fota升级的方式解决系统卡顿确实有可取之处,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安卓系统的优化问题,除了升级硬件配置以弥补安卓系统设计上的缺陷,从开发者的角度入手优化APP的兼容性或许是一条可行之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