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和酷派两家公司负责人周鸿祎和蒋超的“贴身肉搏”,再次将国内智能手机的市场危局全盘托出。
纵观这次商业纷争,无论结果谁胜谁负,直接波及到的智能手机厂商分别有三家:酷派、奇酷和乐视,可事实上,酷派这样的二线厂商面临的困局,代表了很多智能手机生产商的生存现状:在一场必然将至的市场大调整到来之前,包括恶性竞争这样的经营扭曲行为只是前兆。
无论谁会赢得这一场官司,酷派、奇酷和乐视,还有它们的许多共同竞争对手小米等,都不得不直面这一场“风暴”,在一个竞争模式都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上,所有“孤岛”的命运都紧密相连。
酷派之困:智能手机市场的盈利危机
酷派告别风光无限的智能手机发展时刻,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年前的2013年。
2013年8月22日,酷派公司发布了这一年的年中财报,财报显示:公司在2013年上半年的收入为96亿港元,同比增长54%,毛利为12亿港元,同比上升68%,净利润2亿港元,同比增长39%,利润率为2%左右。
在酷派公司当天发布的一篇题为《智能手机行业面临盈利困局 酷派净利润逆势增长》的新闻稿中,酷派已经对于国内智能行业的盈利困局作了详细分析:
“三星、苹果等国际手机厂商已经意识到,高端智能手机的市场已趋于饱和,如果不拓展中低端市场,那么他们的市场份额将持 续缩小……而酷派、联想、华为等国产手机厂商则不同,他们依靠中低端市场扩大产品的用户基数,依靠庞大的用户群体逐步提高产品的认知和认可,并逐步发力中 高端市场……酷派坚持巩固高端并一举拿下千元智能机市场,迅速抢占了中低端人群。”
后来的事实证明,酷派“依靠庞大的用户群体逐步提高产品的认知和认可”、进而谋划中高端市场的爬升模式异常艰难,因为用 户对于高低端品牌的形象、包括价格区间等的认知非常恒定,这也是苹果iPhone手机在当年推出5C之后迅速收手的重要原因;同样地,当年的手机大哥大摩 托罗拉正是在10年前不小心进入了低端市场,一举摧毁了其在用户心目中的高端品牌形象。
从这一点来看,酷派等二线品牌手机在2013年预先感受到的“盈利困局”,的确和小米这样的“搅局者”密不可分。对于后者来说,硬件免费,谋利生态圈的经营模式,和360当年的杀毒软件免费一样,对于整个智能手机的硬件生态圈来说,近乎一场核爆级的完美摧毁。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2014年酷派的营收为249亿港元,同比增长26%;净利润为5亿元,同比增长47%;毛利 为30亿港元,同比增加19%。在营收和毛利同比双降的前提下,酷派的利润率保住了2%(试想想阿里巴巴近乎50%的净利润率吧!),可见酷派盈利的“毛 巾拧水”多么不容易!
到今年上半年,酷派的经营困境已经是“足襟见肘”。2015年上半年酷派净利润大增24亿港元的背后,是因为为了弥补亏损,开始变卖家产,出售集团附属公司权益产生了26亿港元的额外利润,换言之,其核心业务利润亏损接近2亿港元。
此外,酷派集团还在上半年收到部分政府补贴。由于集团业务 单元的重组及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酷派上半年经营利润同比下滑。毛利由去年同期的20.259亿港元减少45%至9.12亿港元,毛利率下跌0.9%至 12.7%。
在营业收入和毛利下滑的大背景下(分别为41%和1%),这才有了酷派近年来在合纵连横方面的战略调整:与360合资开拓互联网市场,与乐视合作引进资本运作。所谓的“一女二嫁”,非不能也,只因家道(业务)中落,若非情不得已,实不愿为也!
国产智能手机的三条出路
按照IDC的最新预测,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2015年的市场增长率仅为1%左右。
对于像酷派这样下探中低端市场、谋求转型的一大批国产智能手机厂商而言,2015年将是“生死之年”。其出路不外乎三条:
首先要告别“小米”诱惑。类似小米的硬件免费策略,在它自己也未能实现闭合的生态圈建设之前,只能是画资本市场的大饼充饥而已。笔者的预判是,小米只是为资本市场而生,他人之蜜糖,自己之毒丸。那些声称要学习小米好营销的公司,还不如反身自问:自己公司的特长在哪里?
其次,不要动辄攀比苹果。比如小米和苹果之间的距离,还不仅仅隔着一个太平洋,这完全是两家不同类型的公司。同样地,华为手机喜欢爬技术难度更高的“喜马拉雅南坡”,联想手机的基因根植于PC,即便收购了摩托罗拉,也未必能在中高端有大作为。
最后的一条是,在大的市场风暴必然到来之前,毛主席的战略教诲还是可以借鉴的,“深挖洞、广积粮”,且缓称王。在市场调整阶段,得渠道者,才能得天下(或者说保住性命和有生力量),因为占有渠道,才能听得见市场上一线炮火的声音,做出最迅速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