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vivo年度旗舰X6信息曝光:搭载4GB RAM

   时间:2015-11-30 14:05:51 来源:PCPOP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月初,vivo智能手机在时隔一年之后,终于公布了继vivo X5Max之后的另一款年度旗舰产品——vivo X6,并在不久之前宣布该机将于11月30日,在老地方,北京水立方发布,同时联合了数十个品牌以刷屏的方式席卷了整个微博圈和营销圈,再度打造品牌联合跨界营销的经典案例。

vivo年度旗舰X6信息曝光:搭载4GB RAM

那么,够快才畅快vivo X6是一款什么样的手机呢,竟被这么多的品牌热捧?

据vivo智能手机全球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冯磊先生表示,智能手机作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早已超越了物质或者工具的概念,更演变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所以vivo经过用户洞察和体验反馈后,发现“稳定、流畅(快)、续航、安全”是目前用户体验的是四个痛点。所以,vivo X6将通过Hi-Fi音质的传承、通过极致产品的追求,在这几个体验方面突破。

vivo年度旗舰X6信息曝光:搭载4GB RAM

因此,vivo X6首先配备了4GB超大运存,这将为vivo X6提供绝大部分“畅快”体验的基础,因为4G超大运存不但可以提供更大的缓存空间,使得不论是拍照、打开和切换APP、还是看电影、玩游戏等等各个方面都顺畅无比,毫无卡顿;还可以比3GB运存的智能手机同时开启更多APP,从根源上杜绝了手机卡顿的可能性。

vivo年度旗舰X6信息曝光:搭载4GB RAM

另外,vivo X6还搭载了vivo自主研发的双引擎闪充功能。双引擎闪充功能采用了国际通用标准,方案成熟,量产经验丰富;而其采用的双充电芯片和双充电电路,也使得充电速度为普通手机的两倍,更加高效;同时,由于vivo的双引擎闪充兼容行业标准的USB线,所以兼容性更高;还能够根据手机使用情况,智能管理手机充电电流,充电既快又安心。在续航已经成为智能手机面临的最大难题的时代,vivo率先在千元机(Y35)到旗舰机上均标配闪充,或将在2016年带领行业进入全民闪充时代,让充电“快”和曾经的Hi-Fi一样,最终成为行业标配。

同时,vivo X6还搭载了极速指纹识别功能。据vivo内部相关人士透露,vivo X6的指纹识别速度,或将达到全球最快的速度,几乎可以实现0秒解锁,并且支持指纹支付功能。而在最近的品牌联合跨界营销中,微信支付也给vivo X6的发布会送去了祝福,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vivo X6的指纹识别支付功能,不但支持支付宝,或许还将在安卓业内首次支持微信支付。

最后,vivo X6还支持了分屏多任务的黑科技功能,可以实现一边看视频、一边聊微信:当微信来消息时,出现新消息图标,点击之后不再是原有的切换程序,而是直接在同一界面上打开了微信,进行分屏操作,并可以调节分屏界面的大小,非常快捷方便,使得操作更加快捷,看来以后遇到需要百度或者翻译的内容,再也不用来回切换了;遇到需要输入不可复制的内容时,也不需要来回切换了;可以同时开两个游戏一起刷屏;以后可以边看电视,边和朋友聊微信、聊QQ了,而不用暂停了;以后可以开启多个聊天软件了……

而在其他方面,vivo X6也并不弱,金属占比达到98%的真·全金属一体化设计的机身,通过镂空的方式解决了目前信号和金属不能完美共存的问题,使得vivo X6在信号非常出色的情况下,实现了真的全金属机身,而并不是三段式或者喷金属漆。

作为vivo最为自豪的Hi-Fi,据外媒报道,这一次也将有所突破,vivo将全球跨界首发目前最强的Hi-Fi DAC芯片——由美国ESS公司和vivo联合打造的ES9018的升级版——ES9028Q2M,从ESS官方的介绍来看,该芯片的信噪比高达129dB,而失真率则为-120dB,相比同样由vivo和ESS联合定制开发、现在已经被广泛采用的ES9018K2M(信噪比127dB,失真率-120dB)有着更大的提升,并采用了QFN的封装方式。同时,ESS的工程师还将为其专门定制了一颗旗舰级运放芯片ES Saber9603,让这颗DAC发挥出最强的性能。

不过,据vivo官方暗示,11月30日够快才畅快vivo X6发布会还将有更多的惊喜,“X6&More”一直是大家广泛猜测和讨论的话题,到底“More”代指什么,一直没有明确的答复,有人说是4mm的超薄新机;也有人表示是带有超声波指纹识别和3D-Touch功能的更快旗舰;还有人说是在美国《国家地理》摄影颁奖典礼上出现的拍照旗舰产品;最近又传出了是与Beats合作共同研发的Beats Pro录音师专业版vivo定制版……但到底是什么,看来只能等发布会vivo替我们解答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