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文章提到了,班聊与钉钉对弈的这个市场是微信鞭长莫及的——企业服务市场。究竟魔力何在呢,竟引得双方争得不可开交?
随着国内O2O市场逐渐退烧,当年争先恐后的O2O大军纷纷溃散。投资者开始明白,相比剧烈震荡的C端消费级业务,其实B端企业级服务是一个更加稳妥的选择。而无孔不入生怕得不到利益的巨头们早有行动。
腾讯倚仗在C端的强大势力推出针对B端的企业QQ、企业微信等产品,可惜自乱了阵脚,目前,这些产品已经奄奄一息。而阿里更是在不断折戟、屡败屡战的情况下,打出钉钉这一战略性产品,希望重振士气并分一杯羹。还有imo班聊凭借多年B端市场的经验与实力突破层层围剿,已在这个市场立足。一时间,这个市场已经成了各路资本投资、创业者、媒体等关注的互联网主战场。唯一尴尬的是,BAT其中的“AT”都参与了进来,最终却形成了“IAT”的局势,而“I”指的就是imo班聊。
拨云见日,这是个万亿级别的市场
去年的5月份,百度提出的“未来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大蛋糕在企业级软件市场”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据IT桔子的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企业级服务有230起投资,相比2013年的67起,增幅达到243%,并且今年平均每起投资额都比去年高出许多。
软件和服务支出所占的份额,只是一个企业全部运营费用的千分之一,国内2000多万家企业以及2.2亿办公人群,这项费用加在一起每年只不过可能是几十亿而已,假如只是这点收益的话,绝不足以让腾讯与阿里如此兴师动众高调进军。究竟原因何在呢?
我们先来看下现在比较火的几个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具有“机加酒”、 OTA特性的携程,其酒店、机票的业务来源70%均是来自于企业采购;烧钱烧到手抽筋的嘀嘀打车其收入60%均是来自企业用户人群,并且,很大一部分产生的票务报销流程也最终由企业主来承担;饿了么、外卖超人这样的平台盯准的人群就是办公场景下的职场人员,他们75%的订餐需求也均来自企业职场人群。这些都意味着在B端市场中存在“吃住行”的巨大刚需。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O2O服务商通过像班聊、钉钉这样的软件IM平台切入到企业内部来,将会给双方带来哪些什么样的结果呢?可以想象企业通过绑定IM平台上的账户与O2O服务商对接,打车、订餐、订房、宴请、培训等都可以由此支出,企业享受了团购折扣,并增加了对资金去向的掌控力,员工也省了垫付、贴票的麻烦。让企业花出每一分钱都有保证、有效率、有价值。这完全验证了imo班聊的设想:帮助企业去把那99.9%的钱花出效率和价值,而不是纠结于如何挣那0.1%的钱。而且目前,班聊正在试图把工作场景下发生的所有服务整合进来,从而给企业提供一站式的O2O服务。正如前面所言,Saas软件和服务的所占份额,只是一个企业全部运营费用的千分之一,而接入企业O2O服务商之后,这个市场至少达到万亿级别!
层峦叠嶂,万亿市场背后居然还有一个十万亿级别市场
而最终要实现这一切必须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支付。从腾讯和阿里C端的成功历程我们发现:腾讯是把个人端连接到了支付,从而形成完整的链条;而阿里是把商品连接到了支付从而形成自己的完整链条。所以,我们用淘宝,自然而然就会用支付宝;用微信,自然而然就会用微信支付。
还有从当年马云“私吞”支付宝事件中不难发现,只要控制住支付环节,就掌握了控制全局的主动权,同时也激活了支付所触及的各个领域。同理,企业O2O的万亿级市场被激活后,企业IM+O2O平台也势必要有自己的支付工具。继而,企业采购支付、员工薪资支付、社保福利支付等,将唤醒一个十万亿级别的支付市场!不难预测,这将是继阿里支付宝,腾讯微信支付成功之后的又一野蛮式增长。
imo班聊是否是撬动巨大流量的入口的那个支点?
综上所述,IAT“三国演义”局势的存在似乎让人觉得巨头们在“流量入口”的战略部署上的迅速与凶猛。也足以证明这个“入口”的重要性。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假如将十万亿级的市场比作“地球”,流量入口比作那个“杠杆”那么imo班聊就是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