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余承东的美国梦

   时间:2015-12-15 09:05:18 来源:搜狐科技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华为手机近期有两件事值得外界关注。一是发布了高端旗舰机Mate8,二是今年7月从联想离职的海外渠道拓展大将赵科林又重新回归华为,出任执行副总裁一职。

这两件事可为华为手机2016年度的一个重要目标背书——突破美国市场。

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曾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华为要在在三年至五年内成为全球最大智能机供应商。要达成这一目标,华为必须拿下美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之一,也是华为在全球版图上最后一个未占领的堡垒。

目前,华为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约占公司年度总营收的4%。这与华为在另一个高端区域市场欧洲的市占率有较大差距。据市场分析机构GFK报告显示,华为在西班牙市场份额为12.4%,意大利市场份额为10.9%,另外在比利时、瑞士、新西兰、葡萄牙、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分额排名也达到前三。

华为终端美国总裁许志强今年年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华为智能手机要在五年时间内成为美国市场的前三位。

Gartner的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华为在全球手机市场市场占有率7.7%,低于三星和苹果,但三季度华为智能手机出货2740万部,同比增长63%,是行业平均增速的六倍,和苹果三星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不出意料,美国市场将成为华为进一步挑战三星苹果的蓝海市场。华为在美国市场的难题有二:一是美国超过90%的市场渠道被运营商占据,市场开发难度更大且成本更高。二是由于华为海思芯片尚未获得美国监管部门认证,导致每年华为全球发售的大量机型都无法进入美国市场,只能挑选有限机型改用高通芯片才能发售,上市时间也比全球晚了几个月,错过最好的发售时机。

华为相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华为在2014年才进入美国市场,前期,华为积极推动海思芯片在美国获得认证,这将有望解决处理器问题。2014年,华为还在美国建立电商网站和本地化客服体系。

这些工作为华为的市场拓展奠定了基础。但要征服相对高端的美国用户,华为需要在品牌和渠道上进一步突破。

品牌方面,进一步巩固高端市场影响力尤其重要。

12月初,华为发布了今年的旗舰机Mate 8。Mate8的上一代机型Mate7是华为向高端智能手机冲击的首支手机,从去年9月上市后,这款售价高达4000元的高端手机完成了700万台销量的成绩,溢价销售期长达三个月。Mate7塑造了华为的高端手机品牌形象。也意味着华为有能力在更高的市场平台上和更高端的竞争对手玩。但一款手机难以撑起一个市场,华为需要持续推出高端机型巩固高端战略。

而Mate8就承担了这一重任。Mate8延续了7的高端定位和品牌调性,并进一步改进了电池续航能力、相机性能和软件平台能力。借助7的良好口碑,Mate8在12月10日上市首日,市场反应积极,多数渠道当日存货售罄,消费者需加价300-500元不等才能买到新机。

余承东希望Mate8销量可过千万,并有意在美国市场推出这款手机。在近期的一次媒体访谈中,余承东还曾透露希望能在美国市场销售即将发布的高端手机P9。

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在苹果、三星和摩托罗拉盘踞的美国市场,只有拿得出手的高端产品才能帮助华为快速在华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如果说Mate8是打通华为进入美国市场的品牌之路,那么赵科林的回归则是余承东布下的销售尖兵。

澳大利亚人赵科林擅长手机全球销售渠道拓展。他曾帮助诺基亚成功开拓了澳大利亚、中国和台湾地区市场;2013年加盟华为,为华为在全球市场的开拓立下汗马功劳。今年7月,赵科林离开华为加盟联想,联想曾希望借助赵科林开拓欧美高端市场。但联想手机问题太多,品牌、渠道等问题交缠不清,一个赵科林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华为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华为为进入美国市场做好了产品、技术、品牌的准备,为销售和渠道的拓展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赵科林只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华为开拓渠道即可。

余承东在欢迎赵科林的内部信中写道:“他(赵科林)将补齐当前海外销售和渠道运作能力短板,和团队一起把华为在全球的影响力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当然,一个赵科林无法承载华为的所有战略重任。余承东也在信中明确表示,华为不需要人海战术,需要更多精兵强将。

任正非对华为手机进军美国市场寄予厚望,他在一次内部讲话中强调,“华为整个公司只有把战线变得尖尖的,才能突破美国对我们的封锁。否则就把公司的能力拉得平平的了,什么城墙都攻不破。”

市场调研机构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近期公布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报告显示,今年8-10月,苹果手机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同比下滑8.3%至33.6%,在欧洲市场也有略微下滑。这似乎为华为带来更多机会。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