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联想CEO杨元庆:联想要在手机业务上打个翻身仗

   时间:2016-01-12 10:21:4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贾 丽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6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 2016)上,众科技巨头争相搬出自己的“创新之作”,向世界展示着其最为骄傲的科技前沿产品。

在海外布局得较早的电子巨头联想,在此次CES上一口气亮相了众多带有看点的新品,其中一款带有3D摄像头的显示器走在了时代的前沿。ThinkVision X24 Pro 显示器,是目前世界上第一款集成3D 摄像头的显示器。其它YOGA系列、ThinkPad系列的新品也成为此次联想在CES上的最重要产品线。

然而在全球电子产业出现衰落的趋势下,联想亦在今年出现6年来的首次亏损。如今,在CES上重整旗鼓的联想,卷土重来。在过去几个月其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重组计划实施进展又是如何呢?此次CES展上,联想杨元庆再次走向台前,接受了《证券日报》记者的采访。

重整组织架构清理库存

联想战略需不断调整

一直以来,联想是中国IT企业的元老,通过收购IBM与摩托罗拉之后,联想更是向世界级的IT巨头再迈进一步。然而2015年,在电子产业整体发展衰落的大背景下,联想终究还是出现了6年来首度亏损。

2015年年二季度,或许是联想近几年来遭遇到的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其实现收入122亿美元,却生产了7.14亿美元的净亏损,成为联想6年来单季度首次出现的亏损。联想将此次亏损归于重组计划的实施。在此前一个季度里,联想披露了裁员3200人和业务重组计划。财报披露的数据显示,集团产生一次性费用9.23亿美元,包括重组费用5.99亿美元及清除智能手机库存费用3.24亿美元。

伴随着重组,联想集团在人事上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原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陈旭东接替刘军出任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及摩托罗拉管理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四年前,联想开始进入移动业务领域,并以此开启了联想业务多元化。移动业务被视为支持联想未来增长的重要的新引擎之一。

对于联想在移动业务的重组,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CES展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自陈旭东上任后,对联想手机业务的组织架构和战略都进行了巨大变革。“我们把MOTO和联想从组织到产品都彻底地整合了,借着这个整合,手机成本大幅降低。同时,手机业务将联想和MOTO的产品库存重新清理,从而实现轻装上阵。”

他透露,目前联想正在加速开发新品,同时联想已梳理和清晰化了移动业务未来的战略方向。“从销量增长的角度来看,联想将首先重视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这些市场在最近几个季度给联想手机业务带来快速增长。同时,我们也会在今年力求在成熟市场取得突破,要在中国打一个翻身仗。”

陈旭东直言:“不可否认我们在以前确实走了一些弯路,在手机业务上,产品线过多,在中国市场过多地走低端路线,过多依赖运营商。所以我上任后,对产品策略做了很多调整。”他表示手机是长线产品,2016年大局已定,目前他和他的团队正在研究2017年的产品线。“到时联想在手机上将会有较大创新。”

而今年,联想还将在整体组织架构上再做一些动作。

杨元庆说,互联网是第一生产力,联想仍将在组织架构上进行调整来适应这一生产力。“这一调整我们称之为企业内部变革或组织流程再造,今年仍将进行下去。”他坦言,未来技术和时代仍将可能出现大的变故。“在战略上,联想仍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去调整。”

联想与华为走的路不同

今年将再砍掉15个机型

在此次CES展上,联想、华为等中国电子巨头均有新品亮相,华为发布了Mate 8国际版等,联想首次在全球市场推出带有“X1”标识的家族系列。而在中国和全球市场上均会在竞争中遇到并展开角逐的联想和华为,难免被人再次拿来比较。

同时,有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手机厂商市场占有率和出货量增速中,除了三星、苹果位居前两名之外,联想首次超越小米,位列第四,与排名第三的华为形成直接竞争。

对此,杨元庆表示:“联想强调的创新,华为讲究技术纵深,核心竞争力不同。大家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强项。”他称,现在的联想与过去的产品策略有所不同。“未来联想还应该走少机型、多精品的路子。”

针对近日市场上对联想、华为在手机业务上比较的不同看法,联想副总裁、中国区CMO王传东认为,移动手机业务的经营是“长跑”,不能以一时的发展定成败。“联想和华为,都是两家全球500强的公司,在业务成功的路径和策略上是不一样的,但今年在全球手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手机厂商只有联想和华为。未来10年到15年,手机将是核心的应用终端。在‘长跑’的情况下,大家不能以此时此刻的表现来盖棺定论。”

陈旭东透露:“2016年,联想和MOTO将砍掉约15个机型。团队整合完善仍需两到三年的时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