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的移动音乐市场格局
2015年随着4G网络的普及,流量资费的下调,移动互联网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用户的使用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移动端用户占比高达到74%,已成为最主要的流量入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带来的不仅仅是市场发展的机会,也在强力推动市场的蜕变。在移动音乐领域,2015年7月份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后, 关于版权之争愈演愈烈,BAT巨头纷纷涌入,进一步加剧移动音乐市场的竞争。
目前来看移动音乐市场格局变化不大,第一梯队仍被酷狗、QQ音乐、酷我音乐等长青品牌所霸占;第二梯队中以天天动听、多米音乐、唱吧、百度音乐、咪咕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等移动音乐应用为主。
这些移动音乐企业在探寻盈利模式的同时,还在探索提高用户体验的方式。各类移动音乐企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所面临的现状也差别万千。音乐工具、手机铃声由于局限性狭小,再加上智能手机几乎已普及,未来退出历史舞台的概率极高。音乐娱乐目前则属于发展的前期,还需要不断的摸索与成长,未来将会有巨大的潜力。总的来看,目前综合性音乐平台受市场关注度较高,未来的发展也会向全平台战略方向发展。
二、系统级音乐应用的生存空间
在移动音乐企业拼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智能手机厂商则有其硬件业务带来的先天优势,智能手机用户量基数本身就大,手机自带音乐应用在推广之初就能获得较大的声量,能迅速地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如Apple Music 三个月就积累下650 万的付费用户。
在“生态”理念的冲击下,构建生态圈成为当下移动互联网公司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在重在“视听”的娱乐化时代,音乐成为构建生态圈的一个重要版块,如用户在手机自带视频上看剧,倾心剧中的插曲,便可在手机自带音乐应用上搜索到相应的曲目,从而在微信上分享传播,形成一个小型的数字音乐生态圈的雏形。粗略分析起来手机自带音乐应用似乎是“天时地利人和”,有“大展拳脚”之势头,但手机自带音乐应用的核心元素却依赖于人,即音乐资源受制于第三方音乐公司。而在向全平台战略发展的风潮下,手机自带音乐应用的综合实力难以与BAT牵头的移动音乐企业抗衡。下文以Flyme音乐为例,简述系统级音乐应用的现状及出路。
三、Flyme音乐的现状及出路
魅族作为一家制造MP3起家的手机公司,在转型做手机后,依然没有放弃在音乐领域的深耕,着眼用户需求,Flyme音乐不停地迭代。从目前来看,Flyme音乐无论易用性,亦或音乐资源的丰富,都较为成熟。
随着Flyme5版本更迭,Flyme音乐资源从多米音乐切换至虾米音乐,进一步提升了音乐资源的丰富性; 在界面设计上,Flyme音乐播放界面将信息展示以及操作部分,进行上下分区,用户可快速获取信息并进行操作,ICON、字体的颜色均会根据专辑封面的颜色进行智能提取调整,使得整个界面的风格得到统一;新增的离线电台让用户不用在线也能听到电台列表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WiFi环境的桎梏。
另外,新版Flyme音乐还加入了单曲漫游以及单曲评论等功能,单曲漫游即按照用户目前听音风格,通过精准的算法为用户推荐风格相似的曲目,无需用户自己动手频繁搜索。Flyme音乐擅长从音乐大环境下的细节入手,但想要在“存在感”上再刷新高,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首先,在Flyme游戏中心、魅族应用商店大热的同时,Flyme音乐的盈利模式显得很弱势,大部分收入仍然来源于会员付费下载,然而中国消费者根深蒂固的免费观念注定了Flyme音乐的付费之路将举步维艰。
而在探寻盈利模式的这条路上,有移动音乐企业逐渐采用跨界的方式,推出更符合用户体验的耳机产品。如酷我推出的K1耳机、QQ音乐携手西莓推出TOPlay耳机,移动音乐与耳机的紧密结合,不仅提高音乐发烧友的热度,更是让硬件设备可以与应用更好地匹配。在2015年,魅族推出的魅族HD50头戴式耳机也算是此类尝试,粉丝经济模式也有望从线上走向线下。
与此同时,搭建综合类音乐平台也成为Flyme音乐的必走之路,以音乐搜索、试听、下载和社交为核心功能,同时优化服务内容,包括歌单、个性化推荐、曲库、歌词、MV 等等。在音乐版权牢牢被巨头把控的情况下, Flyme音乐搭建此类平台的关键则在于运营,即为用户提供无限趋于完美的听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