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苹果iPhone都卖不动 国产手机出路又在哪里?

   时间:2016-01-29 10:49:24 来源:今日头条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不止是苹果iPhone 小米5能卖动吗?

在苹果公司刚刚发布的2016财年第一财季业绩报告中,弥漫着一股苹果iPhone手机销量见顶的态势,苹果手机也玩不转的论调一时甚嚣尘上;与苹果公司相比,曾经风光无限的小米公司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也显露出疲态,但“回归初心 重新出发”的小米还是在积极推进小米5这一新一代手机的上市。可问题来了,连苹果手机都卖不动了,小米5行吗?

在财报中,苹果iPhone手机的营收依然遥遥领先,在当季苹果公司758.72亿美元的净营收中,iPhone共售出7477.9万部、营收达到516.35亿美元。但不管是手机销量还是营收,iPhone与去年同期都出现基本持平的态势;其中,在传统的业绩增长引擎大中华区,14%营收同比增幅也大大低于iPhone6推出时同期增长70%的速度。这些,便是苹果iPhone都卖不动了的论调基础。

与此同时,过去的一年小米也实在过得太不容易。因为小米5的跳票,无法拿出旗舰产品与竞争对手PK的小米公司尽管实现了超7000万台的销量,但却与2015年年初制定的8000万到1亿台的目标有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尽管小米新一代的旗舰机小米5将于2月份正式发售,但关于小米已经触及天花板的说法也不绝于耳。

应该说,苹果和小米是近年来手机市场的两大代表:一个持续占据高端,一个凭借高性价比快速占据中低端;他们同样都拥有为用户提供优秀用户体验的操作系统IOS和MIUI。如今,曾经风光无限的两大手机厂商遭遇瓶颈,一方面是其自身的创新突破不足,另一方面,一定是用户市场出现了变化。相比较而言,后者的影响更大,这也应了雷军的那句话:“站上风口,猪也会飞起来。”

有迹象表明,风口的风已经弱了,想飞起来已经没那么容易。

日前工信部发布的2015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964.5万户,总数达13.06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95.5部/百人,比上年提高1部/百人。不知不觉间,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已经如此之高了。

这意味着,手机厂商们依靠新市场的开拓打开销路的日子已经过去,某一品牌手机多卖一台,就意味着其他品牌的手机就会少卖一台。在供求平衡、甚至是供过于求的市场,手机厂商们之间的竞争将更趋白热化,在这种情况下,苹果也好、小米也罢,遭遇瓶颈已经不可避免。不夸张的讲,2016年的中国手机市场:不是你死 就是我活!

2016,国产手机厂商该怎么办?

一、品牌比拼正式开始。

在碳酸饮料市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比拼一直没有停止过。有人做实验称,其实两种可乐的口感根本无从区分;但也有两个品牌的死忠粉坚称,可以喝出双方的区别。在这背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所比拼的早已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品牌。

品牌往往会给消费者一种认同感,手机厂商也不例外。譬如苹果iPhone上市之初就成为身份的象征,它给用户带来的“虚荣心”即便在iPhone高度普及的今天依然存在;譬如小米,为发烧而生也让小米成为一部分手机发烧友的身份象征。

但过去手机厂商所比拼的本质其实还是产品,因为苹果的产品好用,所以很多人选择了苹果;因为小米手机的性价比高,所以选择小米。但2015年,各大主流手机厂商的产品已经趋于高度同质化,在千元机中,华为荣耀5X、红米note3、乐视1S、魅蓝metal……一系列的产品在配置上几乎没有差异:金属机身、指纹识别、5.5寸屏幕……

产品高度同质化下,让品牌的价值得以凸显。那个为发烧而生的用户依然是小米的死忠,而追求质量、稳定的理工男则更认同华为,喜欢看视频的、新潮的用户选择乐视,喜欢时尚、自拍的选择美图、OPPO、魅族……

谁的品牌能够让用户更加认同,谁就能够拥有更大市场。

二、海外市场重新跑马圈地。

中国手机市场饱和的同时,并不意味着海外市场就没有机会,一直以来,出海都是中国手机寻求新的市场突破的重要渠道。印度、中东、非洲、南美,甚至欧美市场都开始出现国产手机的身影。在苹果iPhone的大本营,联想旗下Moto X极凭借诸多黑科技在美国市场笼络到了属于自己的用户;华为也在海外市场获得了不小的市场份额,以小米凭借7000万的出货量成为中国市场老大来看,出货量超过1亿的华为在海外市场起码有超过3000万的销量。

手机中国制造凭借产品的高性价比已经成为海外市场的新宠,致力于新兴市场的通信供应商Channel IT Group的CEO日前曾表示,2010年之前,中国手机在非洲的市场份额几乎为零,现在中国手机已经占据了非洲一半的市场份额;而非洲超过七亿的手机用户中,只有5%的人持有智能手机。这对于中国手机厂商绝对是一个大蛋糕,大家不用在中国市场继续血拼,以小米为例,只需把非洲市场10%的用户拢在手中,就可以再造一个小米。

海外市场巨大并非意味着机会,专利是一大门槛。Blue Spike、爱立信等对小米发起的专利诉讼迟滞了其在印度市场的开疆拓土;华为与爱立信达成专利交叉授权协议,为后续的全球化战略铺路;联想则借助收购摩托罗拉在专利技术上获得了一定的保障……相比较而言,乐视等则在手机相关的专利上有所空缺,成为其迈向国际化的一道门槛。

三、寻求产品突破式创新。

自iPhone引领智能手机浪潮以来,尽管触摸屏越来越大、各种APP也越来越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十年来,手机自身的革新一直处于微创新阶段,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突破性创新出现了。

不管是小米还是锤子,其引以为豪的操作系统都是在安卓基础上的不断创新,而华为的指纹识别、联想Moto X的拒绝碎屏则实现了在硬件上的部分突破。但不管是硬件的创新还是软件的创新,都没有从根本上颠覆传统智能手机的体验。

其实,未来智能手机应该做怎样的突破式创新,这与“世界经济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这样一个宏大命题并无二致,所有的从业人士都在找,未来有无限种可能,但最终只有极少数得以实现。以目前最新最热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来看,对于智能手机来说,以3D为代表的全息投影技术、虚拟现实等或许能够实现突破式的创新。

那时候,智能手机已经不复存在,只需要一个全息投影仪,虚拟的3D影像、智能手机的各类应用都会浮现在空中,在虚空中,人们即可完成基于互联网的各种交互,其体验与智能手机并无差异,还更加真实。

这种曾经存在于《星球大战》中的体验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成真,但真所谓知易行难,我们所能做的,除了努力之外,还有等待,耐心等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