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宣布GMV超过3万亿后,外界讨论的十分激烈。我发现,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阿里巴巴是否真正超越了沃尔玛?阿里巴巴的GMV和沃尔玛的总交易额是否具有可比性?而这两个问题其实并没有讨论的必要性,阿里巴巴与沃尔玛之间的可比性也不在于3万亿本身。
阿里巴巴与沃尔玛的真正可比性不在3万亿
我认为,如果仅从3万亿交易额对阿里巴巴与沃尔玛对比,没有什么可比性。
阿里巴巴是电商平台,沃尔玛是自营商场。因此阿里巴巴的平台交易额与沃尔玛的自营交易额进行对比并不客观。这也是目前外界持有的最多的观点。在此就不做累述。
阿里巴巴与沃尔玛真正的可比之处在于商业模式的不同。阿里巴巴是帮助其他人做好生意,沃尔玛是自己做好生意,一个代表未来,一个代表过去。
阿里巴巴的3万亿背后是10亿商品、1000万商家、4.07亿网购用户;沃尔玛的SKU数量无法达到10亿,也无法谈论商家的概念,因为它就是一个进货卖货的商店。
马云一直倡导帮助中小企业成功,阿里巴巴CEO张勇也一直在谈“赋能”的概念,其实本质都是帮助他人成功。如果说阿里巴巴是靠“利他精神”在推动,沃尔玛的模式其实就是“利己”。这是模式上的本质区别。
在阿里巴巴平台上诞生了许多创业成功的卖家,比如,三只松鼠、汇美集团、阿芙精油等。这些“淘品牌”无法进入沃尔玛销售,却依靠阿里巴巴的平台实现了创业的成功。
现在阿里巴巴又在农村市场上做“淘宝村”,希望将农民们的特产卖到全国,这同样是帮助他人成功。在帮助中小企业成功的过程中,阿里巴巴还创造了1500万就业岗位,衍生出许多新的就业机会,比如,店铺运营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店铺营销服务、店铺设计、商品模特、数据服务等。
“3万亿只是个起点,它只是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十分之一。未来阿里要做的事情,不是着眼于如何把3万亿变成6万亿,而是着眼在如何帮助另外90%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互联网的转型,这才是我们未来的方向。”阿里巴巴CEO张勇表示。
很多也拿B2C与阿里巴巴对比,我认为B2C只是线上沃尔玛,同样属于“过去式”。而B2C电商平台与阿里巴巴所构建的电商平台有本质的区别,它所解决的还是自营商品的销售问题,它们并不考虑其他中小企业的成长,因此并不属于新的商业模式。
由于B2C电商平台并非整合全社会资源,并非分布式经营,因此与沃尔玛一样,其线上经营也同样面临着SKU增长的瓶颈,也难以达到万亿GMV这种体量。所以我们看到B2C电商企业意识到这种“瓶颈”的存在,开始向第三方开放接口,向阿里巴巴的平台模式转型。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开放、共享,阿里巴巴这个平台在诞生之初就具有开放和共享的特征,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有欺诈、假货等大量诚信问题。但是这种顺应潮流的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3万亿若放在其他电商平台上会怎样?
3万亿不是一日之功,而是13年来阿里巴巴不断打造、完善电商生态的一个结果。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假如将这3万亿的GMV放到目前任何一家电商平台上会怎样?
支付宝的支付峰值是8.59万笔/秒、单日最高订单量是4.67亿、单日最多包裹量是8500万个......如此巨大的支付、订单、物流包裹,放到任何其他电商平台上,都会瞬间让服务器垮掉,瞬间让仓库爆仓,瞬间让网络瘫痪。
同时,阿里巴巴为了杜绝假货、欺诈所构建的信用评价体系、商品管理体系、信息保护机制都在交易中时刻发挥着作用。因此,阿里巴巴的3万亿是建立在根基很深的电商生态基础设施之上的。
因交易双方担心对方信用,不敢进行交易,淘宝推出了支付宝服务,作为一个担保中介来保护交易,于是衍生出了阿里巴巴一系列金融服务,成为阿里巴巴的重要支柱之一。为了让更多的订单同时交易,记录、分析消费者数据,为商家提供数据服务,这就需要更多的数据中心、计算中心,于是随着阿里巴巴平台电商交易量增加,2009年阿里云诞生。然后阿里云将存储空间、计算中心提供给IT、互联网创业者、传统企业们,成为互联网基础设施提供商。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包裹数量,以及消费者越来越强烈要求的送货速度,阿里巴巴2013年牵头成立菜鸟网络,其方式仍然是整合资源而不是自建物流,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公司、仓储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等各类企业提供平台、数据服务,圆通、顺丰、申通、韵达、中通均入股了菜鸟网络。
由此,在阿里巴巴电商交易量不断增长,交易服务要求不断提高的重压之下,倒逼阿里巴巴产生了三大支柱: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物流,这三大电商基础设施并非提前设计构建,而是被倒逼出来。因此这三大业务目前根基扎进了产业链的最深处,每一个业务都是行业里的第一名,这与一些B2C企业专门设计出的业务相比有更强的能力和生命力。
对于其他B2C企业来说,它们想要从自营向第三方平台转型,云计算、金融、物流这三大支柱就必须足够强大。但是这并非一日之功,也无法凭空设计出来,而是从电商业务中生长出来,并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不断的演化、强壮,如同三根巨大的根系深深的扎在岩石上。没有庞大的业务量,无法人为的去演练计算中心的强度;没有庞大的交易,也无法看到交易中的金融需求;没有庞大的订单和包裹数量,也无法打造一个强度更大的物流信息化网络。
因此,我看阿里3万亿GMV的时候,最深的感触是阿里巴巴这3万亿的背后是其在电商这个市场上建立了难以撼动的三大支柱: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这也是任何其他电商平台短时间内都难以打造的电商生态必备三大支柱。
在阿里巴巴GMV过3万亿后,马云在博鳌论坛上又倡议建设eWTP(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妇女和年轻创业者更方便地进入全球市场。
其实,无论是1688、淘宝、天猫、聚划算,还是马云倡议的eWTP,都遵循阿里巴巴最初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也让我想起了马云与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关于创业的观点,他们都认为“创业者首先要有一个使命,想去解决问题,而不只是为了赚钱。”
的确,企业发展壮大后可能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作为创始人应该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提醒企业勿忘使命和初心,只有这样才能走的更稳健、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