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内聘肖恒:在互联网招聘红海中独辟蹊径

   时间:2016-03-29 16:14:20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按照世俗的规则行事,过着波澜不惊却也安稳踏实的生活;另一种则是听凭内心的声音,跌跌撞撞往前走,却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别样的人生。

内聘创始人肖恒便属于后者。

本来可以在日本松下和京瓷公司安安稳稳写代码、拿高薪,他却在日本自立门户做起了人才派遣;本来可以在马德里享受舒适的欧式商务人生,他却选择回国,每天熬夜到凌晨,做起了职场社交软件;本来可以去一家成熟公司做CEO,他却铁了心要把求职/招聘服务事业进行到底,创立了内聘,并带领团队在招聘红海里搏杀。

内聘肖恒:在互联网招聘红海中独辟蹊径

然而,这并非易事,哪怕对于肖恒这样一个已经三次创业的连续创业者。招聘市场已然是一片充斥着血腥的红海,地铁里令人眼花缭乱的招聘平台广告无不昭示着竞争的惨烈。

肖恒却显得很淡定。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内聘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这能让这家年轻的招聘平台稳步走下去。

用效果说话

“招聘存在的问题,不是靠砸广告、做品牌、做流量就能解决的。我们不拼声势,我们拼效果,”肖恒解释说。

他认为,招聘行业目前看似热闹,但事实上最大的痛点并未解决。一方面,企业看几十份甚至上百份简历却挑选不出合适的面试候选人;而求职者,对于多数企业缺乏基本认知,也很难判断职位是否真正适合自己,多数情况下是海投简历。

这种状况造成了求职和招聘效果都难以让人满意。而内聘正是从招聘效果入手解决痛点。

肖恒表示,对于求职者,内聘能够迅速让他们找到真正称心满意的工作——综合考量工作内容、发展空间、上班地点、公司文化等等多个方面。而对于企业,最终结果自然是让他们能够迅速找到合适的人,而在这一过程中,内聘能做到同行无法企及的简历满意度、到场面试率以及入职率,甚至后续的稳定度。

肖恒告诉记者,如今,内聘推荐的简历满意度达到了80%,到场面试率最高达到90%,面试后的入职比例达到了50%以上。而其中,也不乏只推荐一人便成功入职的案例。

那么,内聘是如何做到的?

肖恒表示,内聘通过两个纬度的融合提供了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

知识图谱智能匹配系统

一个维度是内聘独有的“知识图谱智能匹配系统”。基于复杂的大数据算法,该系统能够实现求职和招聘需求的自动化智能匹配,不仅局限于“职位描述”和个人简历的文本分析,而是深层挖掘高达十万计的高频互联网词汇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行业企业关联图谱,技术相似性图谱等等。过去的一年间,内聘“知识图谱智能匹配系统”一直在持续优化,不断提升智能推荐的精准度,实现人才精准匹配的人工智能。

另一个维度,内聘专业人才顾问会切入求职/招聘流程,深层梳理双方需求,让双方信息更对称,并由此提升双方对接效果。

那么,人工的介入是否会增加平台成本,并且造成平台无法真正实现规模化?

对此,肖恒告诉记者,内聘研发的ATS系统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让顾问从繁琐的人力工作中解脱出来。ATS系统是内聘开发的个人用户跟踪服务系统,能够智能追踪招聘流程,并将多个需要人工介入的环节实现自动化,从而达到求职者、企业、服务顾问之间三方的高效互通,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从而也使推荐过程流程化、规模化。

做“有温度的”招聘平台

肖恒强调说,虽然招聘顾问会介入整个招聘流程,但他们并非是“为了撮合而撮合”,而是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帮助企业更好地梳理自己的需求和雇主卖点,帮助个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且基于此为双方提供专业的推荐服务。

“最重要的是,让求职者找到真正适合他发展的平台,这要结合个人的性格特点、职业规划、职位预期等,推荐最适合的职位,而职位,除了薪资待遇,还要考量公司文化、发展阶段、未来空间等多个因素。内聘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平台,而是一个有温度的职业顾问”。肖恒说,内聘的“内”字,便是取“朋友、知己”之意。

肖恒告诉记者,做一家有温度的招聘平台,也正是他创立内聘的初衷。

这和他此前的经历不无关系。

在日本,服务行业对于顾客发自内心的温情让他很多次被深深触动。比如有一次,在品川车站附近的一家眼镜店,他看到有位顾客进店后又双手空空走了出来。

可是,当这位顾客已经走远,距离眼镜店10多米后,他却发现,店员正在对着顾客的背影90度深深鞠躬。

作为在日本独自打拼的异乡人,肖恒的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下决心,如果有一天自己要做服务,也要做到完完全全的用真心,让用户感动。

带着这份初心,肖恒一步步往前走,希望感动内聘的2万企业用户、30万个人用户,以及更多的互联网职场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