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要做顺风车和大巴?Uber开始全面抄袭滴滴

   时间:2016-03-30 16:35:03 来源:百度百家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BAT时代,中国科技企业没有获此殊荣,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改写西风压倒东风的态势,滴滴和小米们一定有机会比BAT获得更多的国际关注,Uber顺风车事件就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在一场今早举行的发布会上,Uber首席产品官Jeff Holden透露,Uber现在正在研发新的产品以扩充自己的业务线,包括顺风车(Uber Commute)和大巴(Uber Hop)。

用Jeff Holden的话说,Uber顺风车针对的是相同路线的乘客和司机,而Uber大巴车则是针对公共出行,提供城市SUV、巴士等多座的车型,用户可以通过Uber大巴车找到附近正在行驶的大巴车并选择乘坐。

是不是有点眼熟?嗯,你一定想到了滴滴。大约一年前,Uber的劲敌滴滴已经分别上线了顺风车和巴士等产品,导致这两个细分领域再无其他选手。而这两项Uber正在研发的产品,几个月前还被Uber高管公开“鄙视”过。

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科技互联网企业抄袭美国企业的模式,称为“Copy to China”,大家还总是妄自菲薄说,什么时候能够不抄袭美国模式,自己创造一个,或者让美国来抄袭我们啊。这是一个历史积淀问题,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起步晚于美国,创新能力也是相差一大截。当年不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吗?叫“生,死,腾讯”,意思就是创业公司的创新产品最怕的就是被腾讯抄袭,一旦被腾讯盯上,就说明你要完蛋了,那时候创业公司还没有被收购这条退出机制,要么撑到做大独立上市,要么被腾讯抄袭而死。3Q大战之后,腾讯反思了,开始尝试着收购那些创新公司,而不是简单抄袭,这在中国互联网史上算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也改变了接下来的几年中国互联网的格局和演变进程。中国创新在互联网,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了一场大爆发,创业也再次成为时髦而可行的事情。所以,诞生了滴滴、小米这样一批独立于美国模式之外的创新型公司。

今天,作为国际上知名的科技互联网巨头Uber开始全面抄袭一家中国本土公司,而且抄的如此彻底,这肯定也要被载入中国互联网史册,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Uber对滴滴从不屑到全面抄袭,过了仅仅不到一年。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先来看一段去年8月份,Uber中国的战略负责人柳甄(Uber中国CEO职位长期空缺)对当时刚上线的滴滴顺风车、大巴等产品的评价:

柳甄认为,Uber在产品上的一大原则是化繁为简,希望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Uber做的事情是帮助用户从A点到B点,首先考虑的便是有一辆车能够在三五分钟之内到达你的面前。而对于诸如滴滴推出的代驾、顺风车、巴士等其他业务,Uber中国目前(当时)不想染指。

柳甄认为,“不了解需求的多元化是一种盲目的多元化。”如果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柳甄和Uber真的是这么想的,那只能说明Uber对中国市场需求有多不了解,否则,也不会半年之后又自己打脸。而且,再次证明了滴滴的“盲目多元化”是多明智的举措。说到底,这就是大部分科技互联网领域的顶级跨国公司在全球可以呼风唤雨,到中国却总是败走麦城的真实写照和最接地气的原因。

回看滴滴和快的合并成滴滴出行的这一年,Uber遇到了全球范围内最激烈的一次挑战,它曾经横扫全球的预期恐要破灭,资本市场已经对其做出了重新估值。至于Uber中国更是内外交困,持续烧钱却换不来份额、融资受阻以及空缺已久的CEO职位,今天又开始全面抄袭滴滴模式,照这个剧情发展下去,对于Uber中国乃至对于Uber全球的未来,也只能表示谨慎的不乐观。

就在前不久,美国著名的《连线》杂志封面文章放了一张雷军的照片,标题是“It’s time to copy China”。BAT时代,中国科技企业没有获此殊荣,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改写西风压倒东风的态势,滴滴和小米们一定有机会比BAT获得更多的国际关注,Uber顺风车事件就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那么,下一个应该是Uber代驾喽?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