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诗说得好: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战场如此,商战亦如此。对于所有僧多肉少的热门行业来说,那些光鲜亮丽的成功者脚下,必然会有无数略逊一筹的失败者留下累累白骨——古今中外,硬件软件,七十二行,概莫能外。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个行业,自然也丝毫不会例外:
虚拟现实,简称 VR。
我们已经见识过了太多「非我莫属,开疆辟土」的雄心壮志,也见识过了更多「捞一笔就带上小姨子跑路」的下作伎俩。然而,即便海面已经逐步涌起了红蓝莫辨的波涛,在那轮愈发清晰的大漩涡边缘上,依旧有无数势单力薄全无经验仅凭一腔热诚也想前来试水的创业者在探头徘徊。那么,对于这些连羽量级都算不上的纯外行选手来说,在如今的虚拟现实创业大潮当中,还会给他们留下博浪的机会吗?
显然,VR之外的现实没给我们留下太多怜悯。
然而即便如此,对于无论如何也想在虚拟现实行业留下奋斗痕迹的创业者来说,尽管看似距离 VR 产业核心相差甚远,但属于这些外行初心者的创业航道正前方,希望之星似乎依旧在闪耀。
没错,聪敏如你,想必已经猜出了这个行业的 Tag:
周边配件
无论是大牌还是杂牌,对于如今市面上的 VR 设备来说,完美无瑕的产品是完全不存在的——或许是出于成本考虑,或许是出于设计难度,但无论如何,这些缺陷的客观存在,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太多见缝插针发掘痛点的空隙。
然而,找到了需求卖点仅仅是第一步,把创意转化为商品,又岂是水到渠成的便宜事?
作为范例,VR lens Lab 的发展创业史,已经显示出了太多耐人寻味的内容:
这家来自德国的创业团队所从事的,是光学镜片相关的设计与加工行业。在 VR 浪潮涌起之后,这些斯图加特人立刻觉察到了商机:对于价格不菲的 VR 头显来说,与使用者双眼对接的目镜显然是整套设备最脆弱的环节之一,污渍、灰尘与划痕足以让那些砸下重金的购买者痛不欲生——所以,如果开发一套护目镜,他们的反应又会如何?
找到了思路,接下来自然就是付诸实践——和许多创业项目类似,VR lens Lab 把这个护目镜计划原封不动地搬上了 Kickstarter,定下了区区 5000 欧元的目标,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收获集资与喝彩。然而事与愿违,从 2016 年 1 月 19 日上线算起,直到 2016 年 2 月 3 日的最后期限为止,整个项目收获的集资金额只有 2319 欧元,甚至还不到目标金额的一半。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看上去前途无限的项目最终宣告流产呢?答案很简单,请看下面这张图:
事实上,在这个项目上线还不到三天,已经有人开始留言,直言不讳地提出了抱怨:
「我相信,我不是唯一一个看到支持列表里没有提到 Rift 而失望的人吧。」
事实就是如此单纯:尽管找准了消费痛点,但 VR lens Lab 却很不可思议地放弃了 Oculus Rift 和 HTC Vive 这些公认的一流核心 VR 头显,反而把目光集中到了三星 Gear VR——就事论事,无意冒犯——这么一款售价还不到 100 美元的廉价设备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答案或许并不复杂
浑圆一体,完美符合 Gear VR 的目镜口径,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在于,Oculus Rift 还有 HTC Vive 的目镜都不是这种规整十足的形状啊。」
明白了。不过,即便是出于成本的考虑,调整一下外轮廓的形状,用包裹镜片的形式来适应 Rift 和 Vive 的目镜,难道不是解决之策吗?
「很好的设想,但很遗憾,这些头显恐怕并未给这种妥协方案留下太多活动空间。即便是出于稳固度考虑,这种退让方案恐怕也很难让围观者放心掏钱成为 Backer。」
「对于创业团队来说,选择这种谨慎至上策略也是情理之中;但对于支持者——尤其是 VR 头显这种极其典型的『贴肤设备』使用者——而言,会有什么结果不用多说了吧。」
综上所述,答案显而易见:
对于一款充满了「个人定制」色彩的设备来说,「通用化」绝对是影响消费主动性的大忌;尽管 VR lens Lab 提出了会在未来推出支持高端 VR 头显的护目镜计划,但如此暧昧不清的答复显然无法让观望者满意,最终 Backer 寥寥无几导致项目流局纯属意料之中。
好吧,让我们吸取教训
不过,虽然这个空有想法的项目彻底失败了,但 VR lens Lab 的几位创业者并未灰心:2016 年 4 月 7 日,他们将整个护目镜项目稍加调整后重新搬上了 Kickstarter,目标依旧是 5000 欧元——猜猜看,这次众筹的结果又是如何?
整个项目上线 73 分钟之后,目标金额顺利达成。
甚至连 VR lens Lab 自己也被这个结果唬住了……来感受一下吧,日耳曼人的惊诧:
至于这次卷土重来为何会取得如此天翻地覆的效果,一张图说明足矣:
抛弃了无谓的「后路」,明确地认清了「定制化」的核心地位并坚定不移地贯彻到最后——归根结底,VR lens Lab 的第二次众筹大获成功并没有太多深奥的秘笈。不过,对于我们身边的创业者来说,这份基于现实的真相同样弥足珍贵,不是吗?
那么,在吸取了这份先进经验之余,对于广大坚定不移的创业新兵来说,还有什么值得补充的观点意见吗?
当然有。
「倘若诸位在借鉴 VR lens Lab 的方案之余,有信心将视力矫正镜片引入这款周边设备的话,请务必要与正规专业的光学配镜机构或组织进行合作,切勿直接批量生产固定矫正度的镜片并上架发售 ——度数合适与否仅仅是一方面,真正的关键其实在于整套镜片安装之后的瞳间距;如果不能根据个人实际视力状况进行定制的话,最终配好的镜片势必也无法让用户满意。就像 VR lens Lab 自身具备技术背景一样,即便是周边产业,也不能在找准方向并坚持贯彻之余忽略内行专家的专业指导,祝大家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