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 Facebook Messenger 到 Skype,为什么他们都在模仿微信?

   时间:2016-04-13 09:28:23 来源:搜狐科技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全球 9 亿 Facebook Messenger 用户们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可以聊天的对象除了人以外,又加上了一堆各种各样的“Bot”——由新闻电视台、天气服务和电商网站等机构开发的聊天机器人。它们被 Facebook 的人工智能强化,能够自动化你工作和生活中那些费时费力的事情,“三言两语”全部搞定……

比如天气服务 Poncho 机器人,你能直接给它发信息来获取天气信息:

再比如,CNN 的机器人可以告知你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

一边聊天一边就把东西买了……

看起来有点眼熟?是的,我们每天都在用的微信早就用公众号的形式把这些都实现了。

微信已经通过面向公众号开发者的自动回复接口,让公众号可以设置关键字自动回复;服务号们则是通过高级接口和用户互动、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如果你会一点编程的话,还可以通过其他第三方提供的 API 接口在微还信公众号/服务号里搭建客服机器人。它们具有上下文记忆的功能,还可以设置成不同的性格。

这不正是Facebook Messenger在做的事么?

有趣的是,除了Facebook,微软也推出了类似的产品。

微软上个月底在 Build 2016 上发布的 Bot Framework 也提供相似的功能:基于 IM 软件,微软聊天机器人以 Cortana 的身份出现在自家的 Skype 里,辅助用户订餐、买东西、追踪外卖等等。跟 Facebook 聊天机器人和微信不同点在于,微软聊天机器人还可以以 API 的方式植入到其他应用里,面向不同平台和开发者的需求进行定制化,实现更多功能。

Skype 聊天机器人

近两年来最热门的办公聊天软件 Slack 更是聊天机器人的集大成者。它去年拿出了 8000 万美元,并设立专门的应用商城 Slack App Directory,来鼓励开发者设计用户在 Slack 应用内使用的聊天机器人。

之前在 Telegram 上玩过 Lifeline 的用户们,可能会对 Telegram 机器人有印象——现在, 它能做的事情更多了。就在 F8 召开的同一天,Telegram 也推出了升级版的机器人 2.0 平台。跟别家机器人不一样的是,你可以在一个人对人的聊天中通过“@”的指令调出 Telegram 机器人,帮你下载音乐、搜索 YouTube 视频,甚至直接调用地理位置信息召唤一个 FourSqure 组件,发送指定位置给聊天对象。

用户可以在 Telegram 里自行开发聊天机器人

之前还有媒体报道 Google 也要在 5 月 的 I/O 2016 大会上宣布自己的 Bot 服务……

当这些公司都准许聊天应用内各种第三方服务以机器人形态存在时,你很难说它们没有参考过微信的产品模型,更别提 Messenger 前几天更新的时候还加入了和微信类似的二维码名片功能(下图)……

为什么突然之间,聊天机器人变得如此重要?

微软执行副总裁陆奇博士曾经将聊天机器人的业务逻辑概括为“对话即平台”(Conversation as a Platform),认为聊天机器人其实是一种全新的,以对话为界面,以自然语言为核心的交互方式,“如果我们要找到一个终极的用户界面,对话可能是离终极用户界面最近的情况。”

我们每天在手机上使用的服务,包括聊天、看新闻、叫车、订餐、查资料、看天气、阅读等等,其实是通过操作系统里的一个又一个应用来完成的;而在 腾讯、Facebook、微软…… 的计划里,获取并使用这些服务,不再意味着必须要单独下载和安装对应的应用,聊天机器人就能帮你搞定……

聊天机器人是 Facebook Messenger 下一阶段的重中之重

以微信为例,6 亿多的用户量,加上聊天、发红包、理财、网购、订餐、叫车、交水电煤、买电影票等数不清的子功能——微信早就超越了应用的范畴,管它叫超级应用、平台级应用都可以,它其实已经具有了一个操作系统的雏形。

而Facebook 很早就想变成操作系统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曾经推出过一个叫做Facebook Home 的 Android 启动器软件。

和其他启动器优先应用的地位不同,在 Facebook Home 里优先级最高的是来自 Facebook 的信息。本质上它是 Facebook 在 Android 端上打造流量入口的尝试,而这个权利(在中国大陆以外)一直被 Google 牢牢掌握,结果可想而知……

而在去年年底,Facebook 曾经在 Messenger 里推出过一个名叫“M”聊天机器人。跟 Siri、Google Now 的功能相似,“M”是一个比较基础级的助手,却不能被开发者自定义。今年的 F8 开发者大会上,Facebook终于走出了这一步: 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 API,让他们围绕自己的服务定义自己的聊天机器人,然后放到 Messenger 上。

Messenger 聊天机器人平台的推出,隐含着 Facebook 新的商业化野心:(如果)大众能够接受这种交互方式,Messenger 将不只是一个聊天软件—— 它会变成一个全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商业平台。这个平台上面可以承载零售、资讯传递、客户服务等各种商业行为,却又变革了之前这些行为发生的方式和地点,就像邮购和电视购物变革了线下门店,而电子商务又变革了之前所有的商业平台一样。当用户在 Messenger 里,跟聊天机器人对话,巨大的商业潜力将会从中诞生。

当然,9 亿 Messenger 用户并不能保证 Facebook 的成功,更别提其他那些用户量更少的公司了。最后还要看以欧美用户为主的 Messenger 用户群体,能否接受这种基于聊天、聊天对象还不是人类的交互方式;但至少,试一试总是没错的。当有可能成为操作系统时,又怎么会满足于聊天软件呢?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