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VR热潮下的AR“冷潮” 中国的AR团队影创要怎么实现硬件量产

   时间:2016-04-14 13:29:56 来源:DoNews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4月14日特稿(记者 张京)一张看起来很普通的白纸,当笔者戴上一个比普通近视镜略厚的眼镜之后,一只全息的小象跃然纸上,还时不时跳动一下甩甩鼻子。这是中国的一家AR硬件公司影创科技的产品。

小象成像用的白纸

戴上眼镜后看到的全息小象

VR公司融资消息不断,AR领域能发声者却寥寥,因为AR的技术壁垒实在太高。影创科技在这种情况下站了出来,还声称可以在2016年实现量产,这对于很多尚未摸到AR硬件技术门槛的公司来说更加不可思议,也不免产生质疑,在AR技术这么难的情况下,影创凭什么能做成?

靠做手游的第一桶金起步 招揽AR硬件各类技术人才

影创科技CEO孙立

影创科技CEO孙立,用他的话说来自一个不出名的学校,学信息对抗技术出身,但有做“顶级程序员”的梦想,他想做自己的一套系统,像iOS、安卓这样,但这对一个没有资金支持的普通创业者来说,太难。

孙立选择了“曲线救梦”,创业之初做的是网页社交游戏,然后又转型手游,乘着手游兴起的热潮,以6-7款左右的产品跑出了还不错的成绩,这样赚到了第一桶金。2013年,孙立找到了新方向,AR,一个看起来酷炫难度也酷炫的领域,影创科技的前期资金中有1千万元就是靠之前做手游来的。

孙立还有一项技能,聚集人才。创始团队的12个人,做光学的,做智能硬件的,做系统软件,也有做图像识别的,孙立说他们估计是国内技术工种最全的AR团队了,而且这些人之前都是在各个领域的顶尖企业从业。

这些人被孙立打动并辞职创业的时间平均仅仅不到两个星期,团队组建一共用了5个月。

闷声发展核心技术两年 已对接多个tob机构

影创科技2014年8月成立,此前几乎没发出过任何声音,因为一直在做技术开发。

光学设计、图像识别、硬件研发和系统,是影创的核心技术,Air智能眼镜是第一款产品。他们自己已经迭代了两次技术,一开始是基于AR技术做出来的,成像是基于投影出来的屏幕进行叠加;第二代是基于全息技术,是基于真实物体上的叠加。其它空间建模算法和人机交互的算法也已经初见成效。

 
硬件方面,上文提到的眼镜上那比普通近视镜略厚的镜片,工程机是用玻璃材质做的,fov34度,成像距离4米左右,能投影出将近100英寸的屏幕,相比其它AR眼镜来说已经很大了。孙立说他们会一直做迭代的,比如fov的下一代工程机已经做到了50度,镜片2.5毫米。眼镜内置了影创自主设计的微型主板,基于安卓定制的OSL系统也是影创自研。

Air智能眼镜到底能做什么,通过影创对接的一些合作伙伴应该能看明白,比如已经对接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维修机构和物流机构。

与教育机构的合作,是基于书本做现实增强。比如书上这一页在讲宇宙,通过Air智能眼镜在纸张上呈现宇宙的3d景象,星体轨迹、距离等以往抽象的数值可以具像化;以及现在青少年常用的“哪里不会扫一扫”,孙立认为用手机来做这个太不方便了,Air智能眼镜却能一直戴着,需要的时候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而且立体坐标模型、物体碰撞过程、分子反应过程这些能更具象的帮助理解。

再比如和维修机构,孙立说在与一家做飞机维修的厂商谈的时候,对方非常激动,因为一直在寻找能代替图纸和手机显示三维立体的解决方案,修东西的拿着一个手机很耽误时间,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设备。Air智能眼镜也是帮助在维修过程中呈现三维图纸,但解放了双手,主要解决的是效率的问题。

影创只做硬件和开发环境 软件内容靠第三方

以上,都是需要进行复杂的软件开发的,哪怕对于那张纸上出现的小象,也是需要软件程序和特殊的marker。

但影创自己不做具体的软件,他们只做完善稳定的硬件和提供开发环境,来搭载一整套平台和应用商店,交给第三方开发者尽情发挥想象力。孙立说中国其实已经有很多在专门做AR软件开发的人了,因为tob的厂商有需求,包括上面提到的合作领域,都有人在做,只不过目前是基于手机做。

但孙立认为这个还不是一种理想模式,制作内容的开发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软件设计能力,最理想的状态是用户能够ugc,就像教师可以用ppt这个工具将备课内容做成生动的幻灯片一样,也有工具可以让教师轻松的做AR内容。这个工具,影创已经找到了研发方向,并且预计发展速度会很快。

用大量时间做量产准备 模组可以控制在100元以内

影创的原型机其实只研发了4个月,在2015年4月就已经做出来了,之所以现在才正式发声,是一直在为量产做准备。

首当其冲的就是成本控制。工程机的镜片是玻璃材质,量产版本会换成树脂,眼镜其它部位的材料同理,替换成性能相近但相对便宜的。据孙立说,这个过程中不是简单的替换就行了,还有很多技术性的问题,比如镜片是玻璃的还是树脂的,从光学角度折射率和透光度等都是不一样的,需要重新做技术设计。

经过这些调整,孙立说整机的成本还不方便透露,但模组的成本是可以控制在100以内的,而国内同水平的模组成本要在500以上。

零部件的设计是由影创来做,具体的生产、以及组装都是找了代工厂,影创现在已经谈好了几家,都是中国的厂子。对于零部件生产的具体难度和效率问题,孙立没有多谈。

此外因为这次要进行量产的版本是tob版本,合作伙伴会有一些特殊的需求,比如头戴方式的改变、电池的设计位置等,影创会针对这些需求做定制。消费者版也是一定会上线的,孙立说这个时间点要看这次的版本上线后的市场情况。

影创air现在的意向需求,是2万台,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多,但相对于国内甚至国际尚未有真正量产的AR设备的情况,已经很客观。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