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由投了滴滴的朱啸虎一篇质疑神州专车是伪共享经济的文章为发端,随后神州专车的反驳文章及媒体舆论圈的竞相参与,引发了一场关于出行行业共享经济与伪共享经济的嘴仗。出行行业内外关于真伪共享经济的讨论日趋热烈。
事实上,谈到共享经济,就滴滴而言,也并非是朱啸虎文章中自诩的共享经济模式,如果说神州是伪共享经济,那么滴滴一样是伪共享经济。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交通部长杨传堂在3月14日两会期间的全国人大新闻中心举办的记者会上表示,目前平台企业推出的专车、快车等业务产品是以盈利为目的,属于运输服务的范畴。
而对于在节假日期间或者通勤的时段不以盈利为目的、分摊出行成本,或者免费友好互助的顺风车、拼车等等,才属于共享经济互助出行的方式。
杨部长还提到,顺路拼车有利于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具有积极意义。在这次改革的政策中明确给予了支持。
换句话说,出行行业里真正共享经济互助出行是顺风车和顺路拼车,而非专车和快车!
这个共享经济互助出行的定义包含了三个重要特征:
第一、 车主不以盈利为目的
第二、 车主本人正好要出行,也就是出行路线以车主意愿为前提
第三、 不属于专业的运营范畴
符合以上三点,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下的互助出行。
按照这个标准看,无论是神州还是滴滴、也无论是Uber还是易到,确实都跟共享经济互助出行扯不上关系。
那么,和大家常见的出租车比起来专车和快车的模式到底本质上又是什么呢?
其实专车、快车就是没有运营许可的车辆(至少目前是如此)通过互联网进行接单而已,而大家常见的巡游出租车(有运营许可)是通过巡游接单而已。差别仅此而已,但是核心共同点却很多。
第一、 都是以盈利为目的
第二、 出行路线都是以乘客的意愿为导向,车主专业拉活
第三、 都是属于交通运输运营范畴
所以,不能因为时下“共享经济”正火,就把自己的模式生搬硬套地统统自诩为“共享经济”,这样的结果,不仅逻辑和道理上不相契合,有生拉硬拽的嫌疑,反而不利于自身模式的探索和完善,更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既然神州专车和滴滴专车快车都不是”共享经济互助出行的”代表,难道中国“互联网+出行”领域就没有真正的共享经济的代表了吗?
非也,嘀嗒拼车就是完全以共享经济互助出行模式为主的企业。
车辆与路线共享,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互助出行
事实上,从定义来看,嘀嗒拼车完全符合共享经济互助出行的三个重要特征。
第一、 车主以自我出行为前提,顺路分享自己的空余座位。
第二、 不以盈利为目的,拼车车主以分摊出行费用为导向。
第三、 顺路搭载顺路乘客,形式上是分享空余座位,实质上达到了互助出行的实质目的。
正是因为嘀嗒拼车做到了车辆和路线双重共享,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模式。
出行共享更加“绿色”
众所周知,目前一线城市人口密集,城市里最主要的交通矛盾是道路有限。道路属于社会资源,而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道路资源早已成为稀缺资源,即使是在二三线城市,道路资源的匮乏、私家车的普及,都让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病”。
而嘀嗒拼车是让有其他职业的人士(非专业司机),在上下班时顺路搭载乘客,一方面增加了存量车的使用效率,同时又不会带来出行车辆的“增量”,非常有助于缓解拥堵,从而让整个交通系统运行更有效率。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政府以及杨部长会积极支持和鼓励顺路拼车的原因了,正是因为这一模式符合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强粘合度的共享经济互助出行社区
作为共享经济顺路出行的代表,嘀嗒拼车的用户体验,跟专车等其他出行软件的工具属性有很大不同的。
用户在嘀嗒拼车平台上,能看到比例很高的头像上传,超过65%的注册用户上传了自己的真实头像,编辑了个性标签,连小区名字、所在行业等信息也被用户标识出来。
为什么嘀嗒拼车的用户愿意在平台上显示资料?
首先,嘀嗒拼车吧头像放上去,把爱好放上去,让用户觉得你是真实的、真诚的,信息越多,便越有安全感,大家互相信任,才敢去拼。当了解到对方是某个行业的时候,在枯燥的出行中,乘客和车主便有了更多话题和互动。
另一个原因,就是大家很想在这里找到同类,去交朋友。所以说嘀嗒拼车致力于搭建一个互助出行社区,在大家奋斗于此的城市中,需要的不仅是服务和便利,更需要快乐、需要爱。
在记者看来,共享不共享只是商业模式问题,中国的出行市场容量足够大。可以说,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在出行刚需面前,无论是共享经济的嘀嗒拼车还是非共享经济的神州专车,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与其为嘴仗浪费时间,不如把自己的企业方向把握清楚。解决自己这一模式中的短板,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这才是未来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