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3年的乐视以免费日超越5年小米米粉节的背后

   时间:2016-04-19 13:34:22 来源:搜狐科技作者:李俊慧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写在前面:

路遥知马力。

很多模式起步之初,都需要巨大投入,以便逐渐建立竞争“壁垒”或门槛

很多跨国巨头之所以常年“笑傲江湖”,归根到底在于其早期通过大量投入积累了海量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资源。

而在当下的中国市场或互联网领域,同样在打造生态,小米似乎是通过强品牌贴牌带动新硬件销售,而乐视则是以内容版权、用户运营等建立竞争壁垒,加固护城河并藉此为用户提供更多高附加值的硬件和服务。

文/李俊慧(微信公号:lijunhui0507)

“18.7亿:23.2亿”。

前者是2016年米粉节(3月31日至4月6日)小米网的总销售额,后者则是“硬件免费日”(4月14日)一天时间乐视全生态总销售额

显然,单纯从销售额来看,乐视凭借“414硬件免费日”实现了单日销售额超越小米“米粉节”七日销售总额。

小米成立于2010年,顶着“互联网手机”之名,于2012年举办首届“米粉节”;乐视2013年首度涉足智能电视领域,并在919乐迷节之外,首度于2016年举办“硬件免费日”。

这两家时常被拿来对比的互联网公司,均有电视、手机等各类智能硬件业务。

如今,3年的乐视似乎以“414硬件免费日”实现了对5年小米米粉节的超越,那么,这种“超越”的背后原因都有那些?同样在玩生态,两家的生态打法又有何异同?

销售对比:小米强调“人数”,乐视突出“业绩”

日前,乐视公布了其414硬件免费日的战报:乐视生态总销售额破23.2亿元,乐视会员总收入突破20.2亿元,超级电视总销量54.9万台,超级手机总销量58.2万台,智能硬件及衍生品总销售额超8500万元,乐视游戏中心TV版单日109万元,手机版单日充值1073万元,易到用车总销售额超5400万元,网酒网销售超4500万元

而小米公布的2016年米粉节战报为:小米网总销售额突破18.7亿元,累计参与人数4683万人,游戏参与10.2亿次

单纯从销售总额来看,乐视“硬件免费日”的业绩,不仅一举超过去年919乐迷节业绩17.8亿元,也超越了小米今年米粉节18.7亿元的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从“战报”对比上来看,小米重点强调的是“人数”,包括活动参与人数及游戏参与人次,而乐视重点突出的则是“业绩”,包括销售总额及其生态下的软硬件产品的销售数量。

无疑,销售业绩才是证明产品拉动力、用户支持力和企业成长力最好的佐证。

此外两家在战报数据披露及侧重点的上差异,也足以说明:一方面,这是因为乐视是上市公司,业绩对长期股价的支撑意义重大,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小米的所谓生态与乐视生态有很大不同。

生态差别:小米做“硬件生态”,乐视做“内容生态”

起步于手机的小米,并不只希望做手机。

截至目前,小米已经涉足或即将涉足的硬件品类包括:手机、电视、平板、手环、耳机、净化器、净水器、平衡车、插线板、灯、电饭煲、拉杆箱、无人机、加湿器等等。

可以看到,小米实际上是希望将其在小米手机的成功做法,包装成“互联网+硬件”(即把互联网当做硬件最核心的销售渠道)模式,复制到其他硬件产品之中。

而从实现方式来看,除去小米自己在做手机、电视之外,其他很多家用电器类硬件产品,都是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有的是贴牌小米品牌,有的另起品牌。

因此,小米生态更准确的叫法应该叫“硬件生态”或“家电生态”。

当然,从长远看,小米希望生态家族成员之间的硬件产品,都能通过小米手机或系统,实现互联、操控等,布局更广泛的物联网产业。

反观乐视,起步于视频网站,在进入智能硬件之前,已经斥巨资积累了大量的影视版权资源,也就是内容资源。

其介入包括手机、电视、路由甚至汽车等硬件产品领域,更多的是站在用户使用场景下的整合。

如今,乐视已经形成互联网生态、内容生态、大屏生态、手机生态、汽车生态、体育生态、互联网金融生态等七大子生态。依托互联网子生态,各垂直领域的子生态之间相互关联、协同化反。

简单说,乐视希望用户可以在客厅、专车等场景下使用自己的内容和服务,同时实现用户运营和子生态运营。

以超级电视为例,在电视售卖之后,仍然能通过优质的内容去取得收入,影视会员、体育会员、生态会员等会员费体系,广告体系、应用分发体系、易到用车,甚至网酒网的美酒。

具体到硬件,乐视逐步放弃附着于硬件上的品牌溢价、渠道溢价、硬件溢价甚至于硬件成本本身,终端从微利、零利、负利,直至逐步实现免费,目的就是以非核心价值的硬件价格为切入点,推动现有的消费模式的变革。

模式优劣:硬件盈利难度加大,生态盈利渐成趋势

其实,在互联网起步之初,最好的盈利模式就是硬件收费模式,这个模式不仅催生了IBM、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际巨头,也让国内包括联想在内的各类硬件厂商搭上了“顺风车”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国内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都是免费,从新闻资讯、音乐到影视内容。当然,这种“免费”本身是建立在对知识产权保护“践踏”的基础上。

如今,在国家号召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下,国内对包括版权、商标及专利等在内的各类知识产权越来越重视,给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带来了全新机遇。

而知识产权模式或内容模式则恰恰相反,知识产权的一级市场价值和二级市场价值,都处在水涨船高的时代,各大平台获得独家许可授权的成本越来越高,转授权、分享的收益也在同步提升。

更重要的是,在包括云技术、加密防盗版等各类新技术的支持下,视频或内容生态保护水平和能力在不断提升,这也使得以视频或内容搭建的付费模式更具前景。

因此,类似通过“内容和服务收费、硬件免费”或者“会员收费、硬件免费”构建的内容生态,比小米的硬件生态更具潜力。

比如,包括爱立信、诺基亚等在内的诸多曾经的硬件巨头,其实,现在大多数收入来源自专利许可。以芯片巨头高通为例,其有三分之二的营收是专利许可收入。

简单说,曾经的硬件巨头已经纷纷转向知识产权巨头,而这与乐视以版权构建的生态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说,小米是硬件模式的互联网化的,乐视则是知识产权模式的硬件化。

从当前的趋势来看,硬件厂商的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战此起彼伏,硬件收费模式的挑战越来越大。

当然,小米基础广泛互联的硬件建立起的物联网体系,本身也有较强的“软实力”或营销价值,会成为各类新服务、新应用触达用户的重要入口,而这背后的商业价值也不能忽视。

而乐视基于“内容生态”,扩充生态合作伙伴,引入更多生态合作伙伴,也在持续巩固和提升其基于内容建立起的“人与服务”或“人与硬件”的链接入口价值,更在持续提升对用户和每个子生态的运营价值和化反能量。

而对于备受关注的乐视超级电视2016年600万台的销售目标,就在线销售渠道而言,在已有京东618、阿里双十一等电商购物节外,乐视又形成了919乐迷节和414硬件免费日等两大自有购物节。

而就线下渠道而言,乐视2016年计划实现10000家生态体验店搭建,综合线下、线上的渠道及海外市场布局,乐视想要实现年度600万台的目标并非不可能。

而这或许可能成为“内容生态”或“知识产权生态”反哺硬件产业的重要例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