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进手机圈易 做手机难 格力真的具备实力吗?

   时间:2016-04-21 15:24:21 来源:i黑马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QQ截图20160421151242

如果这两天的媒体消息准确的话,在不久之后,以董明珠女士的个人照作为开机启动页的格力手机又有新一代要杀入市场。根据目前的报道,格力宣布要推出的格力手机2代,售价定在3000元左右,号称对标的是iPhone SE,一举进入高端手机市场。

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的格力二代手机是真的会被推到市场中去卖,出货量要冲击1亿台。那么,你相信这次的格力2代手机可以具备对标iPhone SE的设计和配置么?如果你问我的意见,我会说,现代社会已经发展到分工这么细致的成熟阶段,干自己擅长的事就好了,做空调的格力还是不要来手机圈凑热闹了。

可能有读者认为这样的论调偏激,但这不是唱衰品牌跨界创新的可能,也不是一刀切的否定。我们姑且是否能够具备做好手机的能力和它是不是必须要做手机来聊聊这件事。

新品牌很难进入并改变目前的手机市场格局

首先,我们来看看目前我国的手机市场。随着前几年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智能手机制造商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让我国近8亿人口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国内手机市场目前已经趋于饱和状态。来源于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称,在经过了多年逾10%的高速增长后,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出现全年个位数增长。在目前逐渐放缓的经济增长形势下,未来10年再让这么庞大数量的人购买智能手机,将是一件更为艰巨的任务。

所以,拥有大概300多家智能手机制造商的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即将迎来大洗牌。按照美国彭博社的说法,中国手机市场增长率从2011年的150%降至2015年的2%,在手机出货量逐渐下滑的过程中,中国300多家本土智能手机生产商中将有一半可能被淘汰消失。可见智能手机市场竞争之激烈。

2012年底之前的前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每年都翻番式增长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红利期早已过去,高端手机市场格局基本已定,华为、苹果和三星已经牢牢占领了前三的位置。

国内市场虽然品牌复杂度增加,但几乎三分之二以上的份额依旧掌握在销量排名前十的厂商手中。去年的四个季度中,国内手机销量排行前十名集中在华为、小米、联想、魅族、乐视、以及OPPO、VIVO等这些品牌之中,新品牌想要进入并且生存下来,太难。

格力手机在这个时间节点高调杀入手机市场,客观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机会点。

做好手机很难,格力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而且,作为参考,格力手机一代的表现并没有太强的说服力,反而让格力在造手机这件事上,被减了分。

首先是研发和创新能力被质疑。去年7月上线的格力手机一代,定价在1600元,属于中低端机型。本来就是家电企业第一次做手机,大家期待值也放得比较平,但是,实物却低得超出了你的想象。眼见为实,先来张图。

QQ截图20160421151303

首先感受一下这个厚度。在各家的智能手机已经以轻薄作为卖点的2015年,格力出了一个媲美遥控器厚度的老爷机。工业设计略显老土,正面采用了一块5英寸720P屏幕,电源开关设置在了手机左上角(私以为这个设计简直反人类)。机身右侧音量键上方的小圆形按钮,你猜猜是用来干嘛的?是的,它是用来开空调的,格力确实和它的主业务做了无缝对接,设计了一个专门的开关按钮在手机上。

再来看配置,格力手机一代运行Android 4.4.4系统,搭载骁龙410处理器。说到处理器,又不能不多话了,手机的CPU中枢嘛,体验的直接基础。骁龙410是什么档次的配置呢?一般的主流厂家只会用在几百元的机器上,有测评人士用跑分软件测试了一下,结果吓人,这个处理器在跑分软件上的得分比小米2还要低。从设计到配置,格力手机一代都已落后市场很久了。

大家都知道,做手机的门槛在降低,有钱的话,花几个月时间,找一些代工厂,就可以推出一款手机。但是新品牌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准入门槛并未消失,入场之后,资金链、供应链、本身研发实力等等方面的能力,才是决定品牌能否长久生存下去的关键所在。

要知道,大品牌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数量有多吓人,我们来看看国产手机品牌老大华为的数据,仅仅去年一年,华为在智能手机研发上就投入了10亿美元。华为发言人乔伊·凯利曾表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已经预计并看到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会出现整合。你需要开发出具有差异性的智能手机,否则就会成为一家没有特色的供应商。”格力不要说特色了,甚至没有追上市场平均水平。

除了研发、创新能力外,还有一个致命的点,格力手机的产能严重不足。也就是说,即使格力手机出现大卖的情况,估计格力也生产不出这么多手机。从一代在聚划算上上线半个多小时就下线的情况来看,格力的手机一代还不具备大量量产的能力。格力官方也承认了这一点,他们给出的解释是:“那是我们安徽一个经销商自己做的,未取得总部授权,所以令其撤销。目前产能供不应求,何时公开发售,敬请等候通知。”这一等,就等跳票了,二代都宣布要出来了,一代还是没有消息。

至于其备受争议的开机画面,虽然可以说在营销上兵出奇招,在段时间内花了最少的钱,让格力手机被最广泛的人群知道。但对于格力的品牌来说,长期来看,是不是真的加分这个值得商榷,反正舆论基本一面倒,大家都不太接受得了这个方式,甚至有人高呼,开机就被吓残。

Gartner驻台湾分析师CK·陆表示:“即使是对华为和小米这样的一线厂商来讲,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也是个很艰难的市场。” 一方面要专注产品与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从战略层面调整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既要向高端进发,还要拓展海外市场。而从研发、供应链、硬件、渠道、宣传等方面来看,格力目前都不具备一个合格的手机生厂商应该需要具备的能力,在这个阶段,它还不具备能够真的做出好手机的战略意识和整合能力。

格力有做手机的必要吗?

其实,在谈格力是否有实力做好手机之前,还可以来谈谈格力是不是有必要一定要自己做手机。其实,对于格力来说,它涉足手机产业最重要,以及最关键的考虑,应该就是布局智能家居的全生态闭环。

在物联网、智能家居概念火热的这两年,估计董明珠女士从整个品牌的战略发展考虑,还是想要从手机切入,做成完整的智能家居闭环。把手机打造成自己的入口以及“管理中心”也许就是格力想要的——在智能家居时代,让智能手机将成为一个连接各个家用电器的平台,替代各个电器的遥控器和显示屏,让人们时时刻刻能够关注各个家电的运行状态,并且能够实现可视化的远程控制。

可是,格力擅长的是做家电,而智能家居的生态闭环,其实缺少手机也可以完成,“管理中心”其实只是需要搭建一个APP体系罢了,完全可以采用和手机厂商合作的形式来实现。不过,可能董女士不想在未来受制于手机厂商,所以想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可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产业的各企业本来就应该是开放的合作形态,合作多赢。

但格力却选择将自己树到了手机品牌的对立面,把本来应该是合作伙伴的手机品牌们都变成了竞争对手,一定程度上,给自己的发展树了障碍。不过可能在格力的高层看来,格力的空调能够这么受欢迎,说明消费者认可格力品牌,那么消费者就会爱屋及乌认可格力品牌下的格力手机。但这个逻辑本身就不是一个正确的导向。

但不能否认的是,通过格力手机引发的热议和关注,已经让格力收获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成为一个成功的借势营销案例。但,这并不全是好事。

现在说起格力手机,大家最大的印象,可能仍旧停留在开机画面董明珠女士的照片和问候语上,对于手机本身表现如何,并没有特别多人在关心。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其实就已经很危险了,因为,这意味着消费者对于这个品牌的关注度,和对营销号的关注一样,他们只是在消费它的话题,但最终不会选择购买这个产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