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还活着。
据美国媒体报道,雅虎已经启动出售名下位于硅谷中心区圣克拉拉市一块48英亩的地块,并已经有多家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参与竞购。据了解,这块土地原本计划用于建设雅虎未来的全球总部。
美国CNBC报道称,4月20日,雅虎公布了第一季度的业绩,被寄予厚望的移动、视频、原生广告和社交等业务表现平淡,营收增长率同比仅增长了7%,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是58%。面对不断缩水的估值,雅虎正计划出售核心业务和土地资产,以满足耐心消耗殆尽的投资者,并希望以此提高运营效率,抬高自己的身价。核心业务一旦被收购,意味着雅虎将成为空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出售圣克拉拉这块土地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在雅虎公布的一系列出售清单中,仍然未见这一项目。
业内人士分析,这与该土地对于雅虎特殊的象征意义有关——出售这块规划中的“未来全球总部”,或许意味着雅虎再也无法迈出扩张的脚步;而雅虎也希望通过出售这块土地,在面对被收购的结局时为自己增添筹码。只是,已经病入膏肓的雅虎,还有多少资本能为自己办一场“大腕的葬礼”?
八年时间雅虎估值缩水九成
据美国CNBC报道,截至目前,随着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退出对雅虎或其部分业务的竞购,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在收购中处于领跑地位。目前,雅虎估值大约30亿—40亿美元,而在2008年,雅虎曾拒绝了微软450亿美元的收购。
8年过去了,雅虎的收购估值已不到之前的十分之一,令人不得不感慨,这一曾经庞大的网络帝国已日薄西山。
雅虎成立于1995年,它成功地探索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并被此后出现的各路互联网公司效仿——通过互联网免费提供信息,并通过广告赚钱。仅用了三年时间,雅虎就塑造了一个传奇,门户、邮件都广受好评,成为互联网早期最成功的企业。遗憾的是,2000年以后,雅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越来越少,光环也被谷歌和Facebook等新贵夺去。
2011年,雅虎在线广告市场业务由于谷歌和Facebook的业务增长而出现大幅萎缩,在线广告市场份额从2009年的15.7%降到2011年的9.5%。因为业务萎缩和机构臃肿,2012年尚有14100名员工的雅虎,甚至裁掉了2000名员工,占到了员工总数的14%,这也是雅虎在过去22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
最新的市场表现也印证了雅虎在不断老去。4月20日,雅虎公布了第一季度的业绩,被寄予厚望的移动、视频、原生广告和社交等业务表现平淡,营收增长率同比仅增长了7%,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是58%。
转身太慢,老迈雅虎迷失方向
2011年前后,恰是互联网时代从PC端向移动端转型的拐点。在美国,谷歌和Facebook通过完善强大的搜索与社交功能,追随着移动设备爆发性增长的趋势;而在中国,BAT等互联网巨头也在布局庞大的移动互联平台,迎合用户习惯的改变。
虽然雅虎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依然不见起色,连App Store美国区热门应用前五十都没进去,而老对手谷歌和Facebook却在该领域顺风顺水,两者在十大热门应用中占据了8席。
2013年,雅虎曾押宝社交网络,花11亿美元买来了微博平台Tumblr。不过,虽然用户量有所增长,但Tumblr一直没给雅虎带来利润,最终这笔买卖呗认为是雅虎收购案例中的最大败笔。
雅虎还曾一度想进军移动应用领域,并网罗了100多位工程师打造自己的移动产品,虽然最终打造出了Yahoo Mail,但始终没能在移动应用上赚到什么人气。
此外, 2013年雅虎还用百万年薪请来了网络新闻明星凯蒂·柯丽克,然而凯蒂的到来仍然没有为雅虎赢来更多观众,因此雅虎雄心勃勃的视频广告计划再次搁浅。
雅虎缓慢的转身速度,错过了互联网的两大新趋势——社交网络的崛起和移动设备的爆发性增长,而后者恐怕对雅虎来说是最为致命的,毕竟雅虎主营的陈列式广告不太适合小屏幕,此外,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也让用户从浏览器转向了应用。
虽然作为门户网站和电子邮件服务商,雅虎还能保留大量用户,但在互联网时代快速变革的浪潮下,它一直没有找到清晰地方向。
出售土地筹备“豪华葬礼”?
今年2月,雅虎启动了旗下核心业务拍卖进程,包括搜索、电邮服务和新闻网站等。同时,雅虎还决定出售公司的土地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以换取10亿到30亿的现金,并宣布裁员1700人。
不过在分析者看来,这些旨在缩减成本、提高效率的战略只是表象,不过是售卖之前的精心包装,为的是将自己卖个好价钱。
值得注意的是,被媒体曝光的这块硅谷中心区土地,并不在雅虎公布的出售清单里,雅虎甚至还为此辟谣。知情人向美国当地媒体称,今年1月雅虎通过中介公司为这块土地寻找买家时,考虑到公开挂牌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该土地并未公开上市。如今看来,这块当初规划要建未来全球总部的土地,或许对于雅虎有着更加重要的象征意义。
根据媒体证实的信息,这块面积达48英亩的土地,于2006年7月被雅虎花1亿多美元买下,时隔10年,如今这块土地的价值已经翻了不止一番,但尽管如此,仍然有近10家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参与竞购,但尚未透露竞购公司的具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