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消息,日前,国外VR媒体RoadtoVR发布了关于中国虚拟现实(VR)头盔市场的调查报道。报道称,VR手机盒子的零售销量达到每天1000台,而分销到渠道的数量更是达到每天10000台。
在过去的三年里,虚拟现实在公共讨论中的崛起已经不容忽视。在这期间,美国的主流讨论都集中在Oculus、Valve/HTC、索尼、三星和谷歌等几大VR厂商。但与此同时,远洋之外的中国VR市场绝不容忽视。太平洋另一边,中国深圳的华强市场就是虚拟现实硬件和软件的需求和供给地,他们一般是工厂在东莞,办公室在南山的高端写字楼。
如果你相信VR的光明前景,也就要相信人们接入移动VR的能力。因为智能手机是唯一一种规模、计算力和价格等条件都有利于移动VR推广的设备。深圳的模式也因为如此。不像 Rift 和 Vive,它们的成本都很高。而在中国电子市场,得益于成本、门槛较低,移动VR可谓百花齐放。
调查将中国VR头盔市场分为三类——移动VR、PC平台的VR、VR一体机。
移动VR
所谓移动VR,就是便宜的VR手机盒子——一副装有塑料双面凸透镜到盒子,加上手机,就能把智能手机变成一个VR观看器了。当然,它们看上去还是要比Cardboard高端一些。这类产品在国内市场卖得最便宜的只要10美元(65元人民币,而且价格很快就会跳水),想想看,低成本加上无处不在的智能手机,它要火起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报道称,VR手机盒子的零售销量可达1000台每天,而分销到渠道的数量则能达到10000台每天。大多数购买人群为本地人或是韩国和日本的买家。
当问及哪类场景最受欢迎时,得到的答案是VR影院,也就是在3D的空间里看2D的影片,比如有自己App的手机盒子暴风魔镜和VRCase等。
PC平台的VR
与移动配件毗邻的建筑是赛格大厦,72层的大厦中有10层集中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设备零售商。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些Rift和Vive的竞品,比如通样提供DK2、售价约280美元的AntVR(蚁视)。
不过,由于使用门槛较高,PC平台的VR堪称“高端”VR,因而消费者对这类头盔的热情显然没有手机盒子那么高,以至于调查记者认为它们更像是一种新奇的展示,虽然和Oculus Rift和HTC Vive相比它们已经算是廉价。
VR一体机
走遍华强北之后会发现,VR急速膨胀的次要原因是——非VR头盔的光环效应。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些设备称为VR一体机,它们本质上只是立体媒体播放器,就是说用头盔实现影院式的观影体验,事实上并没有内置陀螺仪或加速传感器——无法跟踪头部运动的设备算不上真正的VR产品。它们的特点是都有配有较大的屏幕,且可以播放基于Android平台播放的内容。除此之外,这类设备还提供USB端口,让用户可以连接U盘,观看自己下载的内容。其价格则是从120美元到600美元不等。
造成这些产品盛行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随着索尼HMZ以及Vuzix iWear等高端设备价格高企(分别为799美元500美元),越来越多的低价替代品也随之诞生。但与此同时,也有更多配置了传感器的沉浸式VR一体机正在陆续发布,比如暴风魔王、乐视VR头盔等。
调查记者还买了一套名为Bijela iTheater的头显设备,基本上说它可以是一个全能的平板电脑。这套设备的运作就像一台电脑,附带了很多桌面应用(邮箱、网页浏览器,甚至还有Kindle阅读器等)。但是,其尺寸小巧,适合装进背包,价格大约为190美元,重量比GearVR加上手机轻了40%。显而易见,这些价格和功能恰恰介乎于PC VR和移动VR之间设备很有可能会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