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格力电器公布年报时,宣告着一个依靠单一空调品类突破千亿元人民币营收大关的“伟大公司”诞生了。
在政策利好与房地产市场走俏的背景下,当时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提出了一个更长远的目标:未来五年,争取再造一个格力,五年后格力的营业收入将达到2000亿元。
然而在格力公布2015年年报后,要想在五年内实现这一计划,只存在理论可能性了。
4月28日格力发布2015年年报,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录得977.45亿元,同比下降29.0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5.32亿元,同比下降11.46%。格力又回到了2012年时的营收水平。
2013年、2014年格力的营业收入,都按着每年近200亿的增幅稳步推进,再造一个格力似乎大有希望。不过随后,在补贴政策终止、房地产市场疲软的影响下,空调行业的销售行情迎来巨大挑战。
在寻求增长与库存高企的双重压力之下, 2014年董明珠带着格力发动了空调行业价格战。不过从结果来看,格力发动的价格战很难称之为是一步好棋。
根据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中怡康联合多家空调厂商此前发布的《2015年中国空调行业白皮书》,截至2014年底,国内空调行业库存总量超过4000万台。
时隔一年,今年苏宁联合市场调查公司中怡康发布的《2016年度空调行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15年底整个空调行业库存总量超过4000万台。
空调行业并没有依靠价格战彻底摆脱高库存困局,量价齐跌反而成了2015年众多空调企业的普遍注脚。
格力也难以独善其身,这一结果表现在格力的营业收入上,2015年对比2014年降幅接近三成。如果按照董明珠再造一个格力的计划,2015年格力录得的营业收入应该在1600亿元左右。套用一句网络俗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与格力的业绩呈现巨大反差的是掌门人董姐越发高调的形象。
2013年董明珠与雷军对赌10亿,赌小米5年之内销售额不会超过格力电器。在媒体舆论的炒作与发酵之下,格力与小米都间接受到了话题营销带来的好处。在小米事件后格力与董明珠都发生了一些转变,格力迈入手机行业。
除去与雷军的10亿对赌,近年来有关格力或董明珠的话题不断,从空调行业价格战,到与竞争对手的“挖人”事件、董姐所说的“偷人”、“打人”风波、“学术造假”纷争,再到格力炒作1代、2代手机,每一次都可谓赚足了外界眼球。
不过营销也存在着边际递减效应,目前外界对于格力企业形象与董姐的感观,已经不像三年前那样统一。业内人士时常质疑董明珠究竟要将格力带向何方,普通消费者、网友对于董明珠的看法也褒贬不一,格力的一些举动也时常让外界摸不着头脑。
2016年3月,格力电器宣布收购珠海银隆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4月董明珠也向媒体透露,将来格力就是要造车,同时也表示格力未来要做芯片。不过此前格力电器专注空调产品被看作是专业化成功的典范。现在的格力想要拓展的业务遍布白电、IT、能源等各个领域。
外界关注的是,董姐眼中的格力电器2000亿营收之宏伟蓝图,还能否继续描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