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晚,因重大资产注入而停牌数月的乐视网终于对外披露了备受瞩目的乐视影业注入方案。
之前一个星期,也即乐视影业注入方案披露截止日前的敏感期,乐视网已经遭遇到一轮黑公关发起的舆论攻击。不出所料,影业注入方案一经公告,又一轮负面新闻推手开始蠢蠢欲动。
5月8日,自媒体公众号“公司秘闻”发布名为《谁在分食乐视影业98亿元盛宴:半个娱乐圈、山西商人以及….》的文章。针对乐视影业的经营情况、股东身份以及员工持股情况,该篇文章以断章取义、玩弄文字手法等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不客观的分析和报道。
然而,博取读者眼球事小,影响公众股东利益事大。撰文者无论是不专业也好、不道德也罢,让我们抛开动机猜疑、回归事实本身——小编这就为广大被误导的公众一一还原真相:
一、“公司秘闻”在报道中指出:“2014年和2015年,乐视影业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皆为亏损,分别-8.9亿元和-1亿元。一个亏损1亿元的公司,估值98亿元上市。 “
事实真相: 乐视影业注入方案已经明确指出,2014、2015年乐视影业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 净利润分别是0.64亿元和1.36亿元。
“公司秘闻”援引的是乐视影业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数据。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项。
所谓“非经常性损益”,顾名思义,即是与公司日常经营无直接关系 、或是虽与公司经营业务相关,但往往因为无法真实、公允 的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和支出。
在重组交易中,一般专业机构会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作为衡量公司经营能力的核心要素。 从乐视影业过去两年、以及未来三年所承诺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016-2018年分别为5.2亿元、7.3亿元以及10.4亿元) 可以看出,这是一家具备持续盈利和较高增长能力的公司。
最后,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乐视影业出现巨额“非经常性损益”呢?公告显示是因为确认股份支付费用所导致 。所谓“股份支付费用”,是自2014年起乐视影业为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引入导演、制片人及开展员工持股而进行了相关增资、股权转让及合伙企业权益授予安排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相关股份支付安排将以权益结算,所以才会影响到公司当期净利润水平。
但这与公司经营情况和盈利能力无关,而且股份支付已经在乐视影业注入乐视网前全部确认完毕。未来,股份支付对注入后的上市公司的利润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所谓“亏损1亿元“的说法,实为断章取义甚至是恶意引导。而对于乐视影业的98亿估值,以2016年乐视影业承诺5.2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计算,其市盈率不到19倍,远远低于光线传媒、华谊兄弟的估值水平。
另一个可供对比的案例来自于近期传言将注入到万达院线的万达影业:2015年万达影业票房61.5亿元、收入5.8亿元,其估值高达350亿-500亿;而乐视影业2015年收入为11.45亿元,估值则仅为98亿——以此衡量,乐视影业的作价堪称是良心价格。
图说:上图显示,在乐视影业注入方案的第288页,乐视网连续对乐视影业利润情况、非经常性损益情况、以及导致非经常性损益的股份支付情况均已作出详细解释和说明。而“公司秘闻“却对此全无只字片语的说明——为何?
二、“张艺谋卷走1.4个亿,乐视影业注入乐视网之后,张艺谋、郭敬明、孙红雷、邓超、孙俪、黄晓明、刘涛等多位明星获利颇丰。”
事实真相: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近几年内容迎来黄金时代。版权、明星、名导的身价水涨船高。如何吸引并留住稀缺的、具有可持续创作能力的团队,是每一个试图拥有内容自制能力的公司都在考虑的问题。
张艺谋被授予价值1.4亿元的股份对价高吗?我们来看一下2015年11月19日,华谊兄弟给了冯小刚怎样的身价:
公告显示,华谊兄弟收购了冯小刚持股99%的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70%的股权。这家公司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其资产总额仅为1.36万元,净资产居然为-0.55万元。但其交易价格高达15亿,70%的股权对应价格则为10.5亿元。
同样,乐视影业也是通过授予股份的方式来实现与张艺谋和各位明星在利益上的深度捆绑,以保证未来持续的为用户提供优质内容。
其中张艺谋、郭敬明等导演是与公司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人员,并已签署长期合作协议,他们的入股不仅将对乐视影业业务的持续活力和稳定经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还能够协助乐视影业汇聚行业资源,具有巨大的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是公司重要的战略资源。他们的入股安排也已按照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了相应的股份支付安排。
孙红雷、邓超、孙俪、黄晓明等明星与乐视影业在业务上存在着较多的合作和交集。他们之前投资乐视影业为市场化的投资和入股,对价公允,双方通过股权层面的结合实现互相促进和共赢。
为了进一步保证上市公司利益,乐视对上述人等进行了周密的股权锁定安排。 其中,张艺谋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黄晓明、孙红雷等明星股份锁定期为12-36个月,郭敬明则涉及了分四期解锁的方案,实现长期绑定。
三、关于影业股东身份的恶意猜测:“神秘山西商人”、“明天系”以及“无业女青年”…
如果说“公司秘闻”在前两项事宜上作出的猜疑还可以将之理解为不专业,那么最后的这部分简直就可以直接斥为恶意!
首先,在重组事项中,专业机构以及监管部门会对标的公司的股东身份的合法合规性、历史入股真实性、与上市公司的关联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完备的核查。但谁又规定专业机构以及上市公司要去调查、刺探股东合法性以外的信息,甚至于要根据捕风捉影的传闻来否定他们作为交易对方和乐视网上市公司的法定身份?
另,所谓“明天系”的恒泰资本,其控股股东是恒泰证券是香港上市公司,相关资料均公开透明、有据可查。而 “神秘”、“无业女青年”这些标签,在未经证实以及毫无根据的情况下进行身份上的主观猜测,不仅不负责任,甚至于低劣。
最后,“公司秘闻”甚至于把乐视影业地推团队持股行为也视为财富蛋糕的分飨者。须知,乐视及其创始人贾跃亭从来没有把员工视为打工者,而是共同战斗的合作伙伴。他曾经公开撰文表示,生态型组织需要生态型激励,通过股权激励让员工践行合伙人精神,实现内部组织力与整体生态的协同,为公司生态创新和价值创造贡献力量——无论是乐视影业的核心管理团队,张艺谋等导演、明星和制片人等核心创作力量,还是包括发行团队人员在内的整个员工队伍,对乐视影业的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综上所述,所谓“卷走”这样的说法不仅无视事实本身,更有恶意引导舆论以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嫌疑 。一旦乐视网股价受到影响而下跌,首当其中遭到损害的就是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卷走公司和股东价值的不是这份安排严密的影业注入方案,恰恰是不负责任的消息和报道。
点击率和非法报酬不应该是某些自媒体人的“小确幸”,它本应该是追求新闻之客观、独立精神者的大惊喜。春夏之交,让媒体人收获更多的尊重和尊严,这也是自媒体人也应恪守的创新创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