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类迈入“亚马逊时代” 苹果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时间:2016-05-11 09:13:55 来源:腾讯科技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人类迈入“亚马逊时代” 苹果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5月11日,当下的个人科技领域可以说正处于一个极端的时代。一方面,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他们拥有着许多的新潮科技产品可供选择。但对于投资人而言,这却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时代,因为包括个人电脑这些业已成名的科技产品都已经到了盛极而衰的地步。

当下,消费者可以以极少的成本体验那些功能齐全、拥有诸多传感器的全新产品。比如,你可以通过Fitbit Charge等健身产品追踪自己的锻炼情况。曾几何时,消费者可选的个人计算平台只有Windows和Mac这两大平台,但现在的我们却拥有着更多的选择。

与此同时,一些老牌计算产品正在被诸如Fitbit和其他一些科技界新手产品所取代。当地时间上周三,Fitbit公布数据显示公司过去12个月内设备累积出货量达到了2230万部,而个人电脑产品的销量则预计会在今年减少1720万台。此外,当下的另一个热门领域虚拟现实也依旧不温不火,该领域头盔设备的预计出货量仅为数百万台。

缺乏创新

部分分析人士将这一现状归咎科技界整体缺少创新,并将矛头直接指向了苹果。因为多年来的苹果一直在给我们带来惊喜,这也令电子业内其他厂家争相复制苹果的设计思路。但苹果不久前发布的季度财报数据表现令人失望,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Cook)在接受美国CNBC知名主持人吉姆-克莱姆(Jim Cramer)采访时表示,“创新依然存在”。

不过,拿着心爱iPhone的克莱默则毫不掩饰这一产品令自己产生的科技疲劳感,他说“iPhone的功能已经非常强大,我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购买其他型号的理由。”

对此,库克则笑着说道:“我们为你提供的产品将是无可或缺的,只是你现在还不知道自己需要它而已。”

然而,似乎并不是每个人都相信库克,至少不像对其前任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那般信任。《纽约时报》科技版块撰稿人法哈德-曼鸠(FarhadManjoo)鼓励苹果展开一些疯狂而不太可能实现的项目,就类似于谷歌(微博)的“moonshot”项目。虽然这些项目将让苹果面临失信于人和失去大量资源的风险,但同时也有可能为公司带来类似iPhone一样的巨大成功。

就上季度而言,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华为和Oppo抢占了苹果和三星的部分市场份额。而这两个厂商新品的最大亮点就在于摄像头,即他们可以通过同时拍摄2张照片的方式提高照片质量,但这是iPhone目前尚不具备的功能设计。

亚马逊时代

平心而论,如今的科技界依旧存在很多创新,只是它们都无法取得类似iPhone或者Fibit一样的量化效应。

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我们已经进入了所谓的“亚马逊时代”。在凭借电子书阅读器Kindle取得成功后的多年,亚马逊又发布了全新硬件产品Echo。这个9英寸高的黑色圆柱物可被放置家中通过语音进行控制,并可以帮助用户完成许多事情。

当下的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似乎继承了乔布斯的远见和魄力,他从没有对外透露过公司的产品销量,但却总能够通过种种手段展开宣传攻势。就拿2周前来说,贝索斯曾表示“Echo是亚马逊最畅销的产品”。

当然,贝索斯也并不是唯一一个试图说服消费者让科技产品默默发挥自己作用的人。今年4月,社交巨头Facebook就推出了所谓的聊天机器人服务,这一服务可以回复文本信息、天气预报或者帮用户完成订购、送花等工作。

应该说,亚马逊和Facebook都属于大胆、极具远见的科技企业,而这一点也帮助它们获得了更高的客户忠诚度。

但就目前而言,他们的未来愿景中还缺少一些东西。因为纵观过去40年出现的伟大产品,无论是电脑鼠标、个人电脑、康柏笔记本电脑、还是黑莓和iPhone都仅仅是工具而已,这些产品放大了人类的生产力,但从不鼓励人们被动消费。不过,将来的机器人类产品似乎只会在后台默默工作,而不论其服务的对象是否是人类。

因此对于消费者和投资者来说,智能手机依然有存在意义。因为它已经取代个人电脑成为了标志性的技术工具,但还面临着诸如更高分辨率的屏幕、柔性可弯曲屏以及续航时间等问题。

除了智能手机外,汽车行业似乎大有成为新技术中枢的趋势。目前包括英伟达、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等芯片制造商都在大力为特斯拉和其他汽车制造商提供零部件。而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这些厂商期待着能够卖出更多的芯片产品。

可以肯定的是,创新未死,只是个人科技技术的发展当下遇到了瓶颈。当苹果和其他公司在尝试找到下一个类似iPhone的现象级产品时,我们则将继续活在销量和股票收益增长适度的时代。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