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苹果公司CEO库克第八次公开来华访问,此前路透社报道,库克将与中国政府高层会面。
前不久,广电总局和工信部公布了新的《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规定中明确指出,“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单位不得从事网络出版服务。”有报道称,苹果应中国监管部门的要求,关闭了中国区iTunes Movies和iBooks Store商店。对此,苹果发言人表示:“我们希望尽快重新向中国用户开放图书和电影商店。”
相比之前提到的“网络出版服务”问题,16日上午库克和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共同步入王府井的苹果零售店参加开发者交流会的事情更为引人注目,因为在5月13日,滴滴出行宣布了最新一轮融资进展,其中苹果公司以10亿美元投资,成为滴滴迄今为止单笔最大投资。对于此次投资,苹果CEO库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投资,苹果可以更加了解中国市场,当然“苹果也会有不错的回报率”。
对此,“走下神坛”、“病急乱投医”、“欠考虑”、“不可思议”等等关键字基本代表了国内舆论的看法,可似乎忽略了这是苹果公司首次投资中国互联网公司。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这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对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认可,这难道不值得国内公司学习吗?
当然,苹果对滴滴的投资,和苹果自身业务下滑是两码事。
作为占据公司营收65%的iPhone产品线,在苹果公司近两期的财报中,iPhone的销量和营收预测都不够出色。即将发布的iPhone 7或许让苹果公司陷入更加两难的境地,如果激进的在创新方面做出太大的改变,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用户消费,但正是因为iPhone所占据的65%的营收收入,所以如果太冒进而不被市场认可的话,那么对于苹果而言后果难以想象。这和之前诺基亚“船大难掉头”是一个道理。以目前手机市场格局及相应衍生品市场成熟程度来看,iPhone 7无论怎么做,对于苹果公司而言都或许将成为灾难的导火索。
这并非空穴来风,从iPhone的各个供应链厂商得来的消息在目前来看也并不乐观。在外媒观察名单中的19家苹果供应链厂商,已经有15家出现了营收同比下滑的情况。从苹果财报和这些供应链厂商的财报对比可以发现,供应链厂商的营收曲线与苹果公司营收具有高度重合性。这些供应链厂商包括鸿海精密、富士康、和硕和广达电脑等业内重要企业,台积电是iPhone产品芯片的主要供应商,有消息人士称台积电在2016年下半年给iPhone 6s和iPhone 7芯片的发货量预计将同比减少20%-30%。
苹果公司对滴滴的投资是继2014年苹果以32亿美元收购Beats之后,近些年来最大的一笔投资,记得在当时就有不少批评者不看好那次收购,但事实证明,理智的行业观察者是绝对看不懂果粉的消费行为的,这种行为大都被称作为“冲动”。在战略方面,苹果一直在努力的提炼各个行业的共性,从而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此次对于滴滴的投资便是如此。在产品方面,从摩托罗拉、诺基亚再到今天的苹果,总会落幕的,并不是企业或产品做的不好,而且手机产业涉及太多方面,而不仅仅在于产业设计和通话这些基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