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作为一种商品,自然免不了营销,通过各种市场活动、宣传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从而转换成为购买力。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技术也开始出现在智能手机上,但很多时候,它们并不像宣传中那么完美。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手机厂商涉嫌“虚假宣传”,它们只是略微夸大优势、或是忽略部分缺点。但作为消费者,还是应该具有一双拨开迷雾的眼睛,下面,就和大家聊聊几种容易被误解、夸大的手机功能。
1.超广色域屏幕
就在近日,华硕于2016台北电脑展上发布了Zenfone 3系列手机,其中一个特性便是采用100% NTSC广色域屏幕。不过,所有主流计算机平台,包括Android、iOS等等,实际上是采用sRGB标准,而业内普遍认为sRGB色域与NTSC的转换约为72:100,也就是100% NTSC的色彩效果已经远超100% sRGB。由于系统方面采用sRGB标准,便意味着屏幕色彩可能会过于鲜艳,这反而不是一种优势,尤其对于喜欢真实显示效果的用户。
2. 4轴光学防抖
越来越多的手机开始支持镜头光学防抖功能,这种技术早已应用在数码相机领域,通过特殊的镜头结构,如在镜头内内置陀螺仪监测微小振动,并通过处理器进行唯一补偿,实现更清晰的拍摄效果。而在光学防抖逐渐在手机普及之时,一些厂商也开始寻求突破,比如小米5的4轴光学防抖。然而,在于三星Galaxy S7的对比中,小米5的整体拍摄效果略逊一筹,再次证明参数不完全代表使用体验。
3.高像素相机
手机相机像素最高可达4000万,但大部分机型仍采用1200万或1600万像素的感光元件,这是否意味着像素越高越好?当然不是。数码相机的画质与像素数量、感光元件尺寸、镜头质量、图像处理引擎均有关系,比如索尼2300万像素的感光元件,分辨率更高,但感光元件尺寸与三星S7或是iPhone6s相当,意味着单个像素面积更小,图像质量反而不够好。
4. 24 Bit无损音频DAC放大器
24 Bit音频DAC放大器开始成为流行的智能手机配件,诸如LG G5还专门联合B&O推出此类模块,但是它们真的有必要吗?事实上,如果你通过Apple Music等流媒体音乐应用听歌,其源文件本身便是经过压缩以适应串流技术,DAC放大器其实作用寥寥。要想真正发挥其威力,最好下载FLAC无损音乐文件。
5.所谓的“真机渲染图”并不一定靠谱
互联网时代,一切秘密可能都不再是秘密,包括消费电子厂商的保密机制。比如iPhone,每一代新品推出之前,都有大量的泄露图、渲染图曝光,但作为消费者,不要完全相信这些消息,避免产品上市时产生巨大落差。比如iPhone 6的渲染图,其后置镜头并未凸起,但实际产品却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