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此前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创始人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美国加州举行的技术大会Code Conference上称人类生活在真实世界的概率不及十亿分之一。Newyorker撰文阐述了关于模拟世界的诸多观点,并指出模拟世界的观点本质上反映了人类对现实认知的不懈追求和认知永远受限的客观存在。现将原文编译如下:
上周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以及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创始人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美国加州举行的技术大会Code Conference上就人类是否生活在虚拟世界的问题抛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当时台下一位观众问马斯克我们人类是生活在真实世界还是计算机模拟的虚拟世界时,马斯克称,“关于模拟世界的讨论我有很多疯狂的想法。”他援引视频游戏正在加速发展的现实情况,认为模拟世界的发展一定会不可避免地与现实世界产生混淆。最后他总结称我们人类生活在真实世界的可能性仅有十亿分之一。
据悉,马斯克并不是第一个提出相应观点的人。早在2003年,英国牛津大学哲学教授以及未来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 Bostrom)就在其论文《我们活在计算机模拟中?》提出了关于“模拟世界”的观点。论文基于现有科技发展的趋势提出了相应的模拟观点,诸如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人类脑电图相关技术的发展。这种观点的结论是事实上现在的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遥远未来的后人类时代所创建的,是一个庞大计算机网络生成的模拟世界。多年以来,无论在科幻小说中还是在科学界,都有相当多的人持有这种想象。但最近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许多哲学家、未来学家、科幻小说作家以及技术专家都开始以宗教般的狂热相信模拟世界的说法是不可避免,而不再像以前一样似是而非。
这种模拟世界的观点基于两个有争议的前提。第一是人类意识可以被计算机模拟产生,计算机相关的逻辑运算可以直接对大脑突触以及神经递质产生刺激。二是先进文明将会有惊人的计算能力。博斯特罗姆推测,成千上万年后,人类的后代将通过星际旅行技术遨游太空,他们会使用纳米机器将月球或行星改造成性能惊人的“行星计算机”。按照常理来说,这样先进的文明很有可能会使用自己强大的计算能力进行世界的“原生模拟”,通俗地讲,也就是通过创建一个更广维度的“模拟人生”,来研究自身的进化史。虽然这种模拟世界会对我们的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但博斯特罗姆认为在未来一台计算机便可模拟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类意识。如果这种假设成立,那么被模拟意识的人类要多于非模拟意识的人。这样看,目前我们生活在模拟世界的概率要比生活在真实世界的概率大得多。
从某种程度上看,模拟世界的相关论断与17世纪法国哲学家勒奈·笛卡尔(Rene Descartes)提出的观点相似。笛卡尔认为生活中有看不见的“恶魔”在塑造我们的幻觉。然而,笛卡尔的说法是关于对现实的怀疑,即你怎么知道你不是生活在黑客帝国中。而模拟世界的说法则是对未来的设想。一个多世纪以来,未来学家以及科幻作者都在畅想,有一天人们可以利用技术超越生理极限。他们想象人类可以将意识上传电脑来对抗死神、通过人工智能再造自身,探索未知星系。而在今天的世界上,这些已经初现端倪:IBM的超级计算机Watson击败了智力竞赛节目 “Jeopardy!” 的冠军就是其佐证之一,而虚拟现实时代现在已经到来;同时研究人员成功模拟出了蛔虫的神经系统,SpaceX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宣布了登陆火星的详细计划。
当然,即便对于工作在科技前沿的人来讲,想象未来后人类时代的生活也未必简单。然而,关于我们生活在一个时间循环中的说法为这种梦想提供了灵感。也许我们永远不会发展到后人类时期,在某些时候,技术发展将陷于停滞。或许我们的子孙后代根本不会去创建模拟世界,或许人类在学会创建模拟世界之前已经灭亡。马斯克上周曾指出,“即便这是一个模拟世界,我们也应当抱有希望。”因为“无论是人类将创建出模拟世界还是人类文明不复存在,都是不同的选择。如果你希望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将继续生存发展,在承认能力和知识都不断增长的同时,你也必须承认今天我们生活在模拟世界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真的生活在模拟世界将会如何?我们将如何看待?艺术家和思想家有着多种结论。曾有作品对人类作为一个“副本”在模拟世界内生活进行了探讨。在科幻小说作家格雷格·伊根(Greg Egan)1994年出版的科幻小说《置换城市》中,想象了初期的模拟生命。故事中的主角保罗·达勒姆是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对自己进行了实验,将自己的大脑扫描复制进计算机系统,从而创建了两个保罗。其中一个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而另外一个数字保罗则生活在模拟世界中。小说中的数字保罗站在模拟的公寓中,看墙上的一幅画,当他转身,模拟世界为了节省整个处理周期,就会停止渲染这幅画。如果我们真的生活在这样一个模拟世界,那么同样的事情就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当计算机知道人类会观察什么而不会观察什么时,就不会模拟整个世界中的每一个原子。而模拟世界中的人并不会发现这些。
此外,关于模拟世界还有一个令人感到沮丧的观点。那就是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发生过了,这会使我们对发展成就的快感大打折扣。一个名为《塔罗斯法则》的视频游戏就以此为主题。游戏中一场瘟疫将整个人类世界消灭。为了保存人类历史和文明,人类工程师在孤注一掷中使用自我完善的计算机技术构建了人类的模拟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程序不断完善自己,玩家在其中可以体验整个人类文明。这种游戏让人感觉模拟世界不可避免地是一种悲剧。如果如模拟世界一样,假设马斯克真的登陆火星成功,那么他也不会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发生。
我们也应该回过头来,去看看过渡时期——我们的现实世界被新奇的模拟生命所打乱的特殊时期。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社会科学类小说《Em时代》就虚构了相应的社会。作者罗宾·汉森(Robin Hanson)在书中打造了这样一个时代,研究人员尚未能完全破解人工智能,但已经掌握了将人类复制到电脑中,打造名为“em”模拟生命的相关技术。这种模拟的人可以与真人以假乱真。并不像前述博斯特罗姆所认为人类后代会因为好奇而创建模拟世界,汉森则从商业角度对模拟生命进行了描绘。一个公司不再需要聘请一个团队的程序员,而是仅仅需要聘请一位em专业人士,将自身复制成千上万次。一个有进取心的em乐于同时进行多项工作,但工作结束后,就可以删除副本。汉森描述一个em在完成使命后并不会问“我是不是要死?”因为其他副本依旧存在,她只会问“我是否需要保存这段记忆”。在小说中,无论什么时候一个em被放置进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她都会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依托于计算机硬件,她也将比人类的大脑更为强大。
在小说中,汉森并不认为拥有自主意识的em会不快乐。相反,他们会成长、会坠入爱河、会在竞争中充实自己,实现世界的高速发展。同时,现实中的人也会从中受益。很多人认为技术将逐步减轻我们的工作负担。如果如汉森所说,那么我们的自由可以通过人类的虚拟化来实现。
此外,也可找到关于我们生活在一个模拟世界的神学解释。2014年哲学家埃里克·斯坦哈特(Eric Steinhart)在《你的数字来生》一书中探讨来关于模拟世界和各种宗教、神学思想观点的相似之处,阐述了嵌套模拟的可能性。他假设若我们在模拟世界中走到了后人类时代,那我们也极有可能会模拟自身,这是一个递归循环。同时,模拟技术的问世将使人类接受关于生活在模拟世界的现实。而现实也就变成了一种关于嵌套模拟世界的层级表示。在这种假设背后,斯坦哈特认为自己看到了关于数字仿真技术的“伟大存在之链”。他推测,当我们获得完善的模拟技术之时,也是人类道德成熟之日,也会关心模拟世界中人类的状态。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种方法,当模拟世界中的人们死亡时,将其带入我们的世界,这也可以算作一个漫长的复活过程。在这种假设下,来世就会变成到越来越高层次模拟世界的无限旅程。(博斯特罗姆在其论文中认为,如果整个系统的计算成本过高,我们的模拟世界硬件或许会直接退出,那就是整个世界的尽头。)
关于模拟世界的观点引人入胜,部分是因为它为无神论者带来了讨论灵性的可能。我们的生活仅有一部分被认知,整个世界遥不可及,这也是人类敬畏之心的来源。即便关于模拟世界,我们也可以像问上帝那样问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世界的创造者可以决定这个世界的罪恶和苦难?非模拟世界在哪里,从何而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模拟世界的观点可以算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唯物主义寓言故事。但模拟世界的观点并不是宗教,因为其中没有宗教特有的神圣和虔诚,因为模拟世界之外的不是神仙而是我们人类自己。
说到底,模拟世界是一个关于认知界限的故事。从一方面说,我们在现实中不断发挥人类的潜能,但在另一方面,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终究证实了宇宙的不可知。超凡更使人谦卑,人类野心的实现无非只能证明整个世界的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