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业内人说:京东醉翁之意安在1号店 在乎全球购战略棋局

   时间:2016-06-24 08:50:33 来源:iDoNews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京东与沃尔玛达成合作。

沃尔玛获得京东约5%的新发行股份,京东将拥有1号商城主要资产,包括“1号店”的品牌、网站和APP。京东、沃尔玛亦将在供应链端展开合作,同时,在O2O方面也做出了布局。

此次京东牵手沃尔玛,出于哪方面的考量呢?

业内人士已经说的够多了,包括扩张生鲜、百货品类,线上线下融合打造O2O平台,借助沃尔玛全球优势发力跨境电商等等。各种论断不一而足。我的理解其实很简单,以上这些原因都有道理,但我想从京东布局全球购业务谈谈,此次牵手沃尔玛,其实是一个契合消费升级大趋势的故事。

1、沃尔玛夯实京东的全球购业务,发挥1+1>2的战略优势。

京东去年开始涉足全球购业务,发力跨境电商,这是出于京东综合性电商平台的战略考量。京东短时间内先后推出了“欧洲馆”、“韩国馆”、“日本馆”、“澳洲馆”、“美国馆”、“加拿大馆”、“新西兰馆”,据相关消息透露,还将开设“英国馆”,可见京东对布局跨境电商的野心。

相较于金融业务、O2O业务,全球购仍然属于零售的范畴,京东完全可以借助现有的物流优势、供应链优势花最小的力气办最大的事。

而此次,京东直接牵手全球线下零售巨头,将全球的优质商品借助沃尔玛-京东的联合平台直接售给消费者,免去中间大量环节。

同时,牵手沃尔玛还可以联合直采,直接触及顶级高品质品牌方。说的直白一些,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而京东主要在搭建平台,沃尔玛则为京东全球购业务服务。

京东牵手沃尔玛也就水到渠成。

2、京东一贯走在消费升级前列,满足消费者需求是王道。

京东对全球购业务的重视,从主观角度讲,这是京东主动拥抱变化,拥抱消费升级大趋势;从客观角度讲,这也与中产阶级群体的逐渐庞大分不开。

伴随着消费升级的需求,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获得较之前无法购买到的产品和服务。而京东,其实一直走在消费升级的前列,致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服务。我们相信,牵手沃尔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仍然是出于消费升级的考量。

回顾一下京东的发展历程,一开始就以B2C自营为主、从3C向综合品类扩展、选择自建物流等等。B2C确保的是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信任;从3C向综合类电商扩展,则契合庞大中产阶级崛起的趋势;自建物流则更是表明了京东对消费者购物体验的重视程度。

毋庸置疑,此次牵手沃尔玛发力全球购,也再次表明了京东在跨境业务上的野心。

3、关于"京东-沃尔玛"合作的思考:弯道超车,合法合规未尝不可。

前不久,美团与光线传媒就猫眼达成合作意向,猫眼的控股权转至光线传媒旗下。美团是基于专注于线上线下行业 的发展需求,将需要耕耘上下游产业链的电影业务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做,也就是光线。而回到京东牵手沃尔玛,其实仍然遵循同样的逻辑,与海外零售巨头合作,专 业与专业的强强联合,集中力量、全面布局京东全球购跨境电商业务。

那么开个脑洞,京东其实专注于在自身平台的搭建、供应链和物流的建设即可,其完全可以寻求合作伙伴,去分担 旗下难做的业务板块。全球购可以让沃尔玛帮忙、生鲜及百货零售可以让永辉帮忙,其他业务为什么不可以呢?在行业迅猛变化的当下,京东显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如寻求合作伙伴迅速补齐相对缺失的一环,发挥1+1>2的效果,实现弯道超车。

4、尴尬的1号店就一无是处吗?答案是肯定的:不是!

按照上文的意思,有人问了,京东是不是为了沃尔玛在全球购业务上的支持,而选择帮沃尔玛消化1号店这个负担,显然不是,1号店作为在上海起家的老牌B2C电商平台,不管在地域影响力上、还是品牌辐射力上、或是自身的经营模式上,都有着巨大的优势。

第一,1号店常年盘踞于上海,此次合作,可以补齐京东在局部地域市场的短板;

第二,1号店曾经以网上超市的属性深入人心,其实这正契合了这一两年网络超市的火爆,京东自身也有超市业务,此次合作对京东的商超业务也是促进;

第三,1号店的管理体系仍然值得借鉴,其两位前创始人都是戴尔出身,具有国际领先的电子商务管理系统,这恰好也值得京东借鉴学习。所以虽然京东对沃尔玛的诉求也许更大,但不妨碍在1号店身上获取养分。

总结:此次京东收购1号店(商城),其实需要从两个角度看。

一方面,京东的主要诉求其实是为了与沃尔玛的合作,继续夯实其全球购业务的实力,这使得京东一跃在跨境电商业务上抢的先机,如果沃尔玛这家纯正国外公司都做不好全球购,那谁还能做好?

另一方面,京东虽然贵为B2C电商的老大,仍然从1号店身上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某种意义上,1号店绝不是牵手沃尔玛的代价,而是彩礼。而沃尔玛给予京东在全球购上的优势,则是一份更意想不到的大礼。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