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高通与魅族就专利一案闹得沸沸扬扬,一方面是高通的强势态度,一方面是魅族的谈判请求。而就目前的现状看来,魅族与高通之间的谈判很有可能会再持续一段时间。而事件为何会发展到对簿公堂的地步,还是需要对整一事件进行还原再深究,方能得出一个公正公允的结论。
首先,这一场争论的核心自然是在于高通单方面强硬的索赔标准。按照高通的说法,魅族侵犯了高通3G、4G通信专利,需要为此缴纳高昂的专利费用。看到这一说法,可能我们会有疑问,一向与高通发生没有太多关系的魅族为何会摊上这一档子事?
原来,魅族用的是三星和联发科的芯片,而三星、联发科的芯片则含有高通3G、4G通信专利,但问题关键的是,高通专利存在“间接使用”的说法,也就意味着,三星、联发的芯片得向高通支付专利费用,而使用了三星、联发科的芯片的魅族也等同于间接使用了高通的专利,同样需要交纳专利费,甚至包括之前的销售量也必须补交费用,高通这一“追溯”做法实际上才是真正的“出拳”。
对高通事件表态,魅族也明确表态愿意谈判,对于专利保护也持拥护态度,并愿意在实际践行中坚决严格遵守中国相关专利法律。魅族李楠在沟通会上也发话魅族重视专利,愿意付费,但不会接受“黑盒”不合理机制下的强制性行为。对此,外界的理解是,魅族承认使用了高通专利,并且将会为这场专利战付出高额的专利费,但魅族以“黑盒”形容与高通的谈判,让人不禁遐想。同时,这也说明了高通强势做法背后存在的不平等的“规则”,而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关心的是,是否需要为高通这一整机专利多付一笔钱?
当我们回过头再看这一事件,发现高通已先后同TCL、中兴、华为、海信、酷派、格力、联想等签署了移动通信技术相关的专利授权协议,而且这一协议堪称“流氓协议”。原来,高通的交叉授权协议规定,任何与高通签订了协议的产商,都将视为将其拥有的专利划入到高通方面,这一“规则”的不平等程度可想而知。但为何友商们都在缴纳不合理的专利费,而唯独魅族出来与之叫板?
这需要回到魅族芯片选择的问题上来,魅族也许目前唯一一家不依靠高通做大做强的国产手机企业。对于部分手机厂商只能选择接受高通的条件,李楠称,这是因为国内几乎只有魅族是完全不依靠高通芯片来做大做强的,所以才有胆量和高通平等的谈协议定价。如果你家手机都用高通芯片,自然没有谈判的资本和底气。而早前魅族就因为不平等规则和专利费的问题拒绝了与高通的合作,所以可以脱离高通的“笼罩”。而魅族愿意与其他厂商区别开来,与高通打起专利战的深层次原因还是为了避免高额“专利费”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实为中国消费者争权。
而此次高通终于向魅族挥出“专利大棒”,魅族也说出了友商们的“被迫”和“无奈”。在发改委对高通作出高额处罚之后,魅族高通这一事件令我们不得不深思,中国手机企业到底是否应该继续接受“霸王条款”?作为全球最大的专利许可收费公司和最大的无线通讯芯片制造商,高通的专利之多令人咋舌,让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离不开该公司的授权,中国手机产商想要推翻这样“垄断式”的存在难度可想而知。显然,魅族在专利方面也并非没有和高通掰手腕的能力。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魅族虽然在通信专利上较弱,但外观和交互专利一直是强势,而且魅族的筹码是它家并不依赖高通。但最终会达成怎样的和解,还有待魅族和高通进一步的谈判。
众所周知的,高通的专利谈判是非公开非透明非公平的,但这是由高通强大的垄断地位和国内手机厂家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现状而决定的。魅族作为国内一家唯一不依靠高通芯片做大做强的公司,又加之近年来快速的壮大,因而成为美国巨头高通有的放矢的刁难对象也不难理解。而高通此次发起专利战也为国内其他手机生产商家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