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映的《大鱼海棠》在刷爆朋友圈的同时备受争议。“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大概是被大家讨论最多、吐槽最多的话题之一。也许你想象不到,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情节,可能只需要短短50秒便能讲述清楚。
正值《大鱼海棠》热映期间,百度百科快速响应热点,及时更新了该电影的词条,其中最大的亮点便是第一时间增加了一条50秒的“大鱼海棠”秒懂百科视频,该视频用50秒的时间介绍了电影剧情梗概、制作团队、制作过程等主要内容,帮助用户足不出户便能”一分钟”了解电影的相关信息。
视频技术让知识更“秒”懂
作为缩小信息鸿沟、让网友直达知识的“始发站”,百度百科的内容生态建设从十年前已开始。刚从硅谷归来的李彦宏感叹“网上的中文信息太少”,百度百科成为互联网技术解决知识连接的首个中文知识产品,以UGC的模式,十年时间调动了580万网民的参与,上线了1300多万词条,其信息量相当于160套大英百科全书,目前平均32秒就有一个新词条版本生成。
随着知识“大爆炸”和碎片化趋势的明显,在完成连接线下和线上知识的阶段性目标后,如何实现产品创新让知识到达的更有效、更有趣?早在各种直播软件火起来之前,百度百科就开通了“直播百科”产品功能。2014年,百度百科就实现了利用百度云直播技术对长隆海洋馆和北京动物园24/7小时的不间断直播。无论身处何时何地,用户都可以通过百科不间断且近距离地观察小动物。通过关键词检索用户就可以直接观赏到相关动物,“直播百科”实现了用户与知识的互动,创造了新式体验。用技术创新让知识的展现形式更为丰富有趣,直播知识开始。
60多岁的李奶奶最近常说“再也不会跟不上时代了”,原来她找到了新方法,遇到问题百度秒懂百科一下。这是4月28日,百度百科在10周年发布会推出了全新的产品功能,用短视频快速解读词条内容。打破了原有百度百科文字、图片为主的内容形态,将知识变成动态画面,不仅迎合了年轻一代用户在移动时代爱看短视频的阅读习惯,同时也缩短了知识获取的时间,更让李奶奶这样的老年人和天真烂漫渴望知识的孩子,有了获得知识的新体验。百度百科用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知识的传播效度,让内容生态更好地服务于人。
语音播报让知识一“触”定音
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并非为虚。只用眼睛处理所有信息直接影响了知识获取效率,针对这一问题,百度百科用语音播报的形式,将文字内容转化成声音,使用户解放双眼,动用包括耳朵在内的其他感官去接受信息。语音播报营造出了收听效果,用户只需轻触语音播报的按钮,即可听到会发生的词条解释,便于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完成多项任务。
前几天,记者在朋友圈中看到了朋友在晒母亲最近收获的技能,正是在说百科的语音播报功能。随即记者采访到了刘阿姨,她说:“孩子们工作都很忙,好多事情想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也没有人能告诉我们。“事实上空巢老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议题,在奋斗的青年人没有时间陪伴父母,更不可能帮助父母解答生活中知识的疑问,这已成为都市生活的一种常态。而百度百科的语音播报却成为了刘阿姨的”小老师“,” 刚才我还有在用,老伴儿在煮东西,我说你先别煮,先查一下百度百科。以前亚麻籽我就是直接放在粥里熬,现在通过语音播报,知道亚麻籽可以磨成末。要是没有百科的语音播报,我还不知道亚麻籽有这种做法。研成磨,亚麻籽的效果会更好。”刘阿姨得意地说。
知识不再受限于文字,技术让内容呈现的更加多样,也让词条知识更加便捷体验。百度不断用技术释放更大的知识连接人与服务的能量,多媒体内容生态也不断丰富。截止到2016年5月,百度百科已经上线了28家VR博物馆,用百度百科不出家门,轻触按键一又能看到2000*150*1000cm侏罗世天府峨眉龙的化石遗骨。未来,随着技术和产品的进一步成熟,让普通大众乃至贫困地区的孩子可以随时随地去到更多的博物馆,享受到被技术所释放的知识的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秒懂”还是“轻触”,百度百科打造的多媒体内容生态,已经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是具有提供服务的特征。而从知识到服务,意味着百度的知识生态已经迈出了更有意义的一步,在用户需求和技术驱动下,融合多媒体技术的力量,一个以知识平台连接人与服务的生态已经雏形初现。可以预见的是,下一个十年,百度百科弥合知识鸿沟和信息鸿沟的能力也将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