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过一两年就会有某某公司欲收购ARM的传闻。
一年多以前,苹果说是要80多亿美元收购它。较早时,英特尔与AMD也分别传过。而2009、2010年,我了解到,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投也曾打算在二级市场收购ARM股份。
如今,孙正义执掌的日本软银进入传闻,并且给出了高达320亿美元的报价。
之前多起传闻,我一点都不看好,并全部进行了辨析。观点是,独立的科技公司如苹果、英特尔、AMD都不太可能在收购后完全保证ARM的商业模式。它们更像是借此消灭竞争对手。
老实说,当软银进入传闻时,我的直觉是,即便最后不成,这一对之间确实存在非常合理的逻辑,甚至有点“天作之合”的感觉。
很多人立马能从软银角度找到理由。比如它正在布局物联网拉、人工智能啦、机器人啦……孙正义去年说,多年后,日本会成为全球第一大国,背后原因正在于日本强大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
聪明者或许更能想到前段时间软银不断出售多项投资业务,包括阿里部分股份以及Supercell等,大概是在腾龙换鸟、换仓,调整投资方向。
这些迹象都不那么离谱。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新的投资标的,填充人工智能与未来基础设施,ARM即便不是最好,也应该是不错的标的。这个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具有较高统治力的上游小巨头,一直维持着较高的口碑。
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我曾至少5次采访过ARM的COO与CEO,对这家公司的商业定位与创新精神充满深深的敬佩。
但我同时认为,连续多年传出被收购,ARM一定有它的危机感与更高的商业诉求。让我来分析一下。
首先,它在移动互联网看上去已经达到相当好的市占,手机领域一度超过95%,已很难再有提升空间。
这么一家具有如此独特产业地位的企业。20多年来,一直很难长大。截至2015年,它的年营收不过就是10多亿美元。2010年以前,曾经长期停留在6亿美元以下。这与它的商业模式紧密相关,ARM被被称为“上游的上游”,主要通过IP授权模式生存。
公司的竞争力不能用纯粹的规模来衡量。但对ARM来说,缺乏规模,会有很多缺憾。
规模小,毛利再高,整体收益也就那些。它很难有强大的资金投向技术研发,吸引到更具优势的研发人才,覆盖更广的区域的市场。过去几年,ARM在全球多个地方设立了研发中心,但覆盖、触达有限。
面对英特尔这类巨头,创新成本未来会很高,压力很大。而且,英特尔自从凌动诞生以来,低功耗产品线上已取得巨大进步,只是因为生态问题,暂时无法获得移动市场实质蛋糕。但很明显,它的比例持续增加只是个时间问题。它有比ARM更具优势的资本与耐心。而且,英特尔还有工艺与制造优势。另外商业模式也在发生很大变化,虽然不能像联发科那种彻底“交钥匙”,但局部授权同样可以提升产业链效率。
ARM还有它自身更大的尴尬在。比如,面对一个ICT重塑、产业融合加深、终端开始谋变的时刻,它缺少更多商业化支撑,垂直整合能力有限。尤其是面向物联网、云计算时代基础设施布局,面临很大考验。
ARM商业模式主要是CPU架构授权费+版权费(按颗),然后还有系统IP、无线IP、多媒体、物理 IP、工具、Security on ARM、物联网解决方案等,属于全球移动互联网与嵌入式领域的半导体IP冠军。在物联网、智慧家庭、移动、嵌入式、企业等领域都有较深的布局。
截至目前,收入仍较依赖架构授权与版权费。在更多物联网相关的幕后基础设施部分,它还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更大作用。
就是说,当我们嘲笑英特尔未能在笔记本之外的移动终端获得实质蛋糕时,要看到,ARM伸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尤其服务器与存储领域的触角,同样有无法触及的部分。多年来,ARM在服务器领域一直有所行动,但并没有发出更大的声音。
当手机等终端增长幅度放缓后,2016年内,ARM的成长幅度可能会受到一定抑制。这会刺激它在服务器芯片市场布局的步伐。前段时间,ARM CEO说,2020年,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市占率要达到25%。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目标。有利面在于,更多领域会云化,联网终端日益增多,数据量会大增,其中低频访问、处理的数据,会给从低端切入的ARM以许多机会,能参与许多冷存储型服务器市场。但考虑到服务器市场较高的品牌集中度,ARM需要重塑一条产业链,才能与英特尔、IBM、甲骨文们展开竞争。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有的服务器阵营,主要被X86架构主导,且集中在中低端,ARM想在这一领域颠覆它的市占,塑造一个新的价值链,并孵化更多服务器处理器企业,触达终端公司,实在不容易。这个领域的玩家,可不同于当初山寨气质的手机企业,一哄而上。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商业化力量,没有具体行业行业的影响力,给合作阵营的拓展创造便利,像完全复制移动互联网的经验,那可能要吃些苦头了。
ARM有了一些方案,但要发挥效能,还有很长周期。这个周期内,竞争对手不但在移动端会有进展,也会借助强大的技术、资本以及行业经验快速布局。
2016年,巨头在ICT领域开始有了肉搏迹象,ARM只能更多被动适应。而另一个利空的信号是,英特尔已借芯片组切入iPhone7,并且占比相当高,未来如果在处理器层面实现合拢,ARM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要知道,苹果也在从C端向B端服务延伸,之前跟IBM有过合作,未来不排除与英特尔们有更深的勾兑。
面对一个巨大的行业变换机会,2016年的ARM虽然在移动领域有较高的市占,也拥有完整的方案,且有望在64位计算、物理IP、GPU领域有明显斩获,但中长期目标恐怕没有多少胜算。新的领域,处理器架构不止两家,原本的移动处理器企业未必有更好的转型,因为它们这一次撬动的可不是山寨,触达的可不是大众,而是行业市场。而且,它过去的盈利模式,本质上建立在人口红利的基础上,而这一次更多是大数据与计算的红利,ARM的商业模式面临调整。
2016年及以后的ARM,它的多重压力将体现在日益走高的研发成本、生态与商业模式重塑以及远比移动互联网领域复杂的全球商业化进程上。同时,它继续深受规模限制。
此外,也会有资本市场的压力。过去5年,ARM股价相对坚挺。但并没有跑赢许多科技股。很多时候,它甚至没能跑赢大盘。2013年那样一个疯狂的移动互联网年份,一个Q4旺季,它也陷入亏损。这是规模化与毛利的博弈。
ARM的股权非常分散,机构投资者众多,但很少有5%以上的比例。它适合那种稳健投资者,但很长一段周期,它似乎是死水微澜。
从创新成本、市场转型、商业模式重塑、全球化角度看,ARM确实需要一个能满足它上述诉求的强大伙伴。
那么,软银合适么?
我个人觉得,收购方必须具备这几个条件:强大的资本力量;丰富的ICT、互联网业投资与运营实践;覆盖全球的商业网络、开放的市场精神。若在全球寻找,老实说,我第一印象闪过的确实也是软银,真的很难想到第二家。
软银在全球高科技领域尤其是通信、互联网、软件、硬件、终端领域的投资,口碑很高。它对雅虎、阿里、Sprint、滴滴以及诸多游戏、媒体的投资,都被视为经典。不但收益丰厚,而且也被视为罕见的长期伙伴。若考虑到它在全球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布局,我甚至觉得,目前没有比软银更合适的对像了。
还有一层很容易被忽视的原因。那就是软银是日本日企中罕见的开放型企业,它能撬动美国、欧洲这种常常带有意识形态思维的市场。当初能够吃下Sprint,孙正义一定有他打动美国政府的筹码。这是一个深得东西方文化精髓的投资家。
而且,考虑到孙正义去年强调的未来几年战略目标,也即进一步全球化。我相信,收购ARM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当然,市场上也不是完全没有疑虑。日本有发达的材料、设备、存储以及MCU等,也有发达的通信网络,但在全球工业、互联网业确实缺少处理器体系的支撑,以及更为底层的基础设施。软银有发达的电信业务、软硬件布局以及去年大力抢进的Pepper机器人领域,并有了对外输出的条件,但并没有一个影响全球终端的芯片力量。
面对一个物联社会,肯定有人担心软银为了一个新产业并购,走向一种封闭模式,从而毁灭ARM的模式。
但我个人认为,软银绝不可能借助收购贸然改变ARM的商业定位,否则它会制造一场灾难,后者绝非它能承受。以孙正义过去几十年的投资风格与策略,他也不可能这么傻。
总之,相比其他传闻,我对软银与ARM的合作充满一种体量与理解,它更符合这个阶段的产业演进。当然,具体能否成真,一定会经历非常复杂的博弈,有些方面肯定会超出商业之外,波及区域国家与政府层面。至于它对产业微观面的影响,我想,一定有巨头感到恐慌,比如英特尔;也应该有人感到欣喜,尤其那些正在亏损泥淖挣扎的传统IT终端企业,拥有软银支撑的ARM,有望给它们带来福音。
最后补充一段。有许多人问,为什么中国企业不去收购ARM。这个话题与政经、区域国家战略关联很紧。纵使你有意,人家也不会卖给中国。《瓦森纳协定》至今仍对中国束缚很深。而眼下又是一个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时刻。当初中投有意在二级市场收购ARM股份,但最终并没有看到它的身影。我相信,即使强硬收购,也不可能有好的效果,你可能只是帮人家抬抬股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