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平板出货下滑看笔记本电脑野百合是否还有春天?

   时间:2016-08-31 09:43:11 来源:搜狐科技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最新报告称,预计今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将下降11.5%,至1.834亿部,创该产品问世六年以来最大降幅。该报告称,搭载谷歌Android系统和苹果iOS系统的平板电脑出货量预计将占到今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总量的近90%。IDC还表示,随着微软Windows平板电脑市场份额的增加,预计2018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将恢复增长。同时,有可拆卸键盘的大屏幕平板电脑的市场份额预计将持续增长。

其实作为一个相对过度和娱乐的产品,平板电脑逐渐归于平静是非常正常的,毕竟其消耗性比手机要差了很多,有一部平板电脑已经足以使用很长时间,并非日日出行必备品的平板电脑仅仅构筑于娱乐市场的定位也注定了它的销量不会一直井喷。当然,对于一款可拆卸的平板电脑已经可以归口为笔记本电脑市场了,或者说是类笔记本电脑。这一点不仅仅是苹果的iPad Pro,包括MacBook Pro,微软布局的Surface Book也是如此。我们更愿意把这类产品归口到笔记本电脑市场参与竞争,或许苹果更希望它还是归口到平板电脑市场,那是为了和其MacBook进行区分,实质的应用性质已经越来越像一部笔记本电脑了。

这个市场的争夺其实也很激烈,除了苹果之外,微软是最大的一个不可确定性,当然还有谷歌系列的产品参与角逐,未来这个市场作为笔记本电脑的强有力竞争对手将搅动市场更多的热点。近日,有消息称微软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新一代Surface Book,为此微软在Instagram上官方晒出了新产品的官方预热图,并配上了“你成功的关键”这样的文字。当然这被解读为微软应对苹果马上要推出的升级版MacBook做策略应对。

据悉,新一代Surface Book铰链的设计做了一点修改,尽管Surface Book的铰链设计受到了很多用户的青睐,但同时很多觉得这种设计不仅丑陋而且屏幕和键盘之间非常容易脱落。微软也承认了这些设计上的短板,因此Surface Book 2上极有可能对该项功能进行调整。或将使显示屏平板电脑部分合上之后与键盘间的空隙缩小,就像传统的笔记本一样。

当然市场也一直在关注苹果会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带到一个什么高度?有消息称,新MacBook Pro或将加入OLED触控条。此外,苹果或许也将拓展Mac产品线,推出新款MacBook Air和iMac。MacBook Pro将配备4个USB-C接口。同时,MacBook Air产品线也将提供USB-C接口。据悉,新款MacBook Pro采用全新金属注模工艺,蝶式结构键盘也将沿用到这款硬件上。而Touch ID技术将会是首次运用到MacBook Pro上。新款MacBook Pro分为13寸和15寸两种尺寸。

很显然微软和苹果在新一代笔记本电脑产品,以及类笔记本电脑市场上会持续竞争,这也是微软在硬件市场少有的还在坚持的产品之一,毕竟微软已经几乎舍弃了智能手机产品,把诺基亚甩手之后,微软或许还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专注于自己的Surface Phone,但真正的投入和发展态势想必不会太超前,也鲜有更大的作为。相对而言,在笔记本电脑市场,或者新兴的类笔记本电脑市场,微软还是有一定的执行空间,尤其是整合自己的软件应用将很容易成为一个卖点,当然前提也是微软的Surface Book 2要足够吸引人。因为现在的用户已经越来越挑剔了,他们的视野也更加开阔,对于产品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能有好的体验,即使再大的品牌也难以入他们的法眼,这是关键所在。

对于苹果也是,而且苹果除了MacBook Pro产品,还有MacBook Air,iPad Pro等等,产品的细分程度更高,但是差异化却越来越不明显,这时候如果体验不能做到相对极致,那么想获得更多的市场几乎也难。苹果在iPhone系列产品上的份额下滑,已经足以彰显用户对于品牌的迷信程度越来越低了。

而对于笔记本电脑市场而言,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厂商依然还有机会,因为这个市场和移动终端市场也很相似,产品的迭代性非常强,用户对于笔记本电脑的需求还是刚需的一部分,毕竟很多应用在手机终端上实现起来还存在困难或者不方便。对于传统的PC厂商来说,也同样需要最佳的性价比,而不仅仅只盯着价格,如果价格过于泛滥之后,产品的体验不好,用户还是不买账,而且新兴的笔记本电脑也一定要向外观更加酷,性价比更高,性能更强悍等方面努力,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用户购买的欲望。不然逐渐被新兴的类笔记本电脑产品取代并不是天方夜谭,真到了那个时候传统的PC厂商也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