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微博推出了一款其控股公司有信开发的语音直播新产品红豆Live。
9月19日晚8点,我们体验了“@博物杂志”在红豆Live的直播首秀。这是一个在微博上拥有500多万粉丝的垂直大V,也是一个能看图识别任何动植物的神奇账号,网友们对他的爱称是万能的博物君。
自产品上线,行业内更多的把红豆Live定位为“知识变现”。但通过这次体验,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思路严格来讲应该是“内容变现”,即把知识通过有趣的方式讲解出来。
无所不知的主播博物君用有趣、搞怪的方式深入浅出的讲解看起来枯燥的动植物知识。
比如,形象的将羽蛾理解成一只看上去成精了的丁字裤;
比如,为鬼脸天蛾找到了同款——《沉默的羔羊》海报上女主角嘴上那只;
再比如,毛茸茸的捕鸟蛛,看上去就像京巴的屁股上长了痔疮。
直播不是博物君一个人的单口相声,高手来自民间,网友们的互动评论也很精彩,诞生了不少有趣、经典的评论:
有人说这种叫白头翁的植物是杀马特葬爱家族或者贵宾犬......
有人说专门喜欢吃小鱼的龙头鱼应该叫俄罗斯套鱼。
还有人因提供的问题图片是一副简笔画,被内涵的评论为“灵魂画师”。
不过,由于评论区刷屏速度实在太快,确实也有一些精彩的网友评论会一闪而过,来不及看。
直播中“毫无杂质”的干货也不少,随便摘几句话都是诸如此类的画风:
“大部分多肉植物不能用泥巴养,需要用泥炭土加珍珠岩按1:1的比例,淘宝上好多卖的。”
“区别蝴蝶和蛾子的主要看触角,蝴蝶是棒状触角,圆的,而蛾子不是,其他方式都不靠谱”
“古代勾芡都是用芡实磨出来的,而不是现在的淀粉”,
乍听红豆Live”语音直播”的定位,如果没有真正体验一次,很容易把它想象成一种网络电台。
但直播流程完整的体验下来,对产品最为直观的感受是,它更像是直播+FM的综合体。
与目前市面上清一色的直播平台不同,红豆Live上的主播是不需要露脸的;
与大多数音频FM的区别是,在红豆Live中,主播和用户之间的交流是实时同步的,随时可以进行互动、问答;
与传统电台直播更加不同的原因在于,虽然主播不露脸但用户是可以看到画面的,红豆Live允许主播通过上传多图、PPT等形式为直播提供辅助内容。
截止到昨晚已经有20位垂直V在红豆Live上献声,为了内容质量,现阶段主播的入驻方式以邀请制为主,同时在红豆Live官网也开通了主动申请入驻的通道。
被邀请的垂直V通常会提前在微博上预告自己的直播主题,并向粉丝征集相关问题,最终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归类、筛选在直播中做统一回答。博物杂志在被邀请之后,就曾在微博上做过问题征集,此条微博的转发数量为2500多,点赞超过1万。
与微博上堪比中彩票的被翻牌机会相比,此时提问在直播中的翻牌率还是相当高达的。
正式直播,进入红豆Live的主界面,看上去与一般的直播平台差别不大,以正
在进行中和已完成的直播为主信息流。
有一点不同的是,小心思花在了预告上,除了焦点图中轮播的预告海报,右上角还有一个单独的选项,点击进去就可以看到全部的直播预告信息。
直播进行中的主界面分属于主播和用户,各自拥有一半,主播在没有插播图片时,显示的是一张放大的圆形头像,界面下方的评论区留给网友留言、示爱、吐槽、互动。
接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博物君共回答了30多个问题。直播结束后,所有内容会同步且永久保留,进入主播的个人主页,就可以看到刚才的内容并进行回放。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忘记的动物名字就可以回看、重温。不过,回放时无法看到评论区留言。
在直播已成红海、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当下,风口已经是一个很危险的词汇,红豆Live选择从语音这种形式切入避开风口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内容上,红豆Live走了一条和以往直播完全不同的路,很显然,他们更重视的是内容的垂直化。
相对于在推出产品时主打的“语音”直播,使用中实时的图文和互动实际上弱化了“纯语音”这个概念。
像博物杂志这类在某一领域拥有丰富知识储备的垂直大V,你很难想到除了红豆Live的语音+图文直播形式,还有哪一种更适合他们来表达,而这类人仅在微博上就不在少数。
KOL而非普通网友随便入驻以及走垂直化道路都可以看出红豆Live的“点”在哪里,野心是什么——以垂直化内容为核心竞争优势。
商业变现能力的突破一直是所有直播平台面临的难题,从目前的功能来看红豆Live似乎也没有逃出送礼物和打赏的赚钱方式。
即将上线的“付费问答”功能可能会给出这个问题的正解。人们越来越愿意为好内容付费,而前期所有内容的沉淀或是在为未来的付费做积累。
按照有信CEO刘子正的介绍,“付费用户的问题会出现在位置比较现眼的地方,一旦主播选择回答,提问者的问题和头像会出现整个界面上。如果主播没有回答,系统则会自动退费。 ”
从内容上做提升,改变直播一直未能突破的商业模式,应该是红豆Live想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