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后,随将迎来秋高气爽的国庆长假。金九银十永远是商家们不可放过的绝佳商机,再撞上十月份的结婚黄金周,不少新婚夫妇趁着节日折扣活动,开始置办新居所需。电视和电脑作为现代社会不可获取的电子产品,首当其冲地成为了抢购的热门商品。
蓝光危害得到关注,市面上开始出现“净蓝”产品
市面上的电子产品价格和功能多样化,作为非专业的普通消费者,在选购上难免无从下手。而从去年开始,电子消费品市场上开始陆续出现主打 “防护蓝光伤害”的健康功能的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健康体验的新选择。
其实,蓝光这个概念的提出在国外已有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国内鲜有关注。随着都市人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越来越严重,蓝光对人体危害的现象越来越突出,现今国内对蓝光的研究和了解也愈来愈透彻。
简单地说,蓝光作为可见光的一种,处于波长在400纳米到500纳米之间。由于处在415纳米到455纳米之间的蓝光属于有害蓝光,波长短能量高,长期直射对人类眼睛的伤害不可忽视。
有害蓝光照射会直接损伤视网膜,继而导致黄斑变性,从而引发白内障,青光眼等问题。其次,当人眼长时间的蓝光接触,会引起眩光现象,产生视觉模糊的问题。青少年的近视越来越深,学校里出现的“近视眼”越来越多,大多与此相关。据研究,有害蓝光还是现代都市失眠症的罪魁祸首。褪黑色素是一种可以促进睡眠的人体激素,用于调节时差,保证人体得以休养生息,长时间的有害蓝光刺激,会导致褪黑色素减少分泌,造成人体无法正常入睡甚至失眠。
有害蓝光无孔不入,LED液晶屏成生活中的隐形杀手
虽然有害蓝光对人体危害大,但是蓝光的存在却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浴霸、LED霓虹灯、大屏手机和LED液晶屏等等日常必需品都是有害蓝光的来源。专家们提出,LED液晶屏作为每天人体接触最多的光源,是有害蓝光的主要来源。此前美国医学协会就曾发布警告,西雅图、洛杉矶和纽约等地的高强度LED路灯,将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化学损害。
“软硬”兼施,减少蓝光输出弱化人体损伤
随着国内对蓝光危害的宣传与普及,市面上随之应运而生了一大批“防护蓝光伤害”的相关产品。根据这些产品的材质分类,市场上大致分为了“软净蓝手段”和“硬净蓝手段”。
“软净蓝手段”顾名思义,就是最早出现的防蓝光手机钢化膜,防蓝光的护目眼镜,防蓝光的镜片等等。都是利用了增加一层保护膜的原理,减少或弱化蓝光接触人体的机会,从而减少伤害。
而“硬净蓝手段”,就是在电子产品的屏幕上做文章。上文提到,专家提出LED液晶屏是蓝光发射的“重灾区”,然而现代的绝大部分电子产品屏幕都是运用LED液晶屏技术而成。企业利用“软净蓝手段”的原理,将“过滤蓝光”的概念直接应用到电子产品的屏幕上。例如,华为麦芒5就是利用屏幕技术过滤50%的蓝光,达到护眼目的;华硕的Z580CA平板,采用eye care过滤模式,同样减少了蓝光在传播到人体中的排放量。
“净蓝产品”层出不穷,理性选购有效减少蓝光伤害
以上提到的各种“净蓝手段”大都是从蓝光传输到人体的过程中加以过滤,从而减少人体的接收量。而最近引起热议的OLED技术,被称为目前防止蓝光最根本有效的手段走进人们的视线。
据媒体科普,LED屏之所以发光,是由于借助了外来的光源照射,而有害蓝光就是来自于这些外来光源中。与LED对比,OLED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己天然发光。
自身发光,在源头处已经大幅度降低了蓝光的产生。再加上,OLED自身排放的蓝光波段集中在460纳米处,属于无害蓝光,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上述特点,构成了OLED显示技术的先天优势。以OLED技术最为成熟的创维S9D电视产品为例,S9D能够在不失真的前提下保持与LED显示屏持平的色彩显像,加上电视表面加镀的吸收蓝光材料,将有害蓝光的危害降至最低。
不少业内人士提出,从技术有效性而言,以往的“净蓝手段”多以过滤蓝光的操作方式达到目的,然而部分有害蓝光依然存在。OLED在减少蓝光伤害的方向上,更加彻底和有效。而从健康体验的角度出发,为减少蓝光对人体的直接伤害,OLED电视不失为消费者们健康消费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