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领航”的华为,决定把研发人员空降到第一线,寻找华为的未来道路。
华为在10月28日于深圳召集海外出征誓师大会,该公司总裁任正非在讲话中提到,此次派遣研发人员为具有15~20年研发经验的2000名高级专家及高级干部,而这样的选拔每年都将举行。
在传统通信设备领域已经是排头兵,手机终端业务同样可圈可点的华为人,开始担心有一天会失去战斗力。任正非此前曾坦言“我们往海外派人都派不出去。大家都想在北京买房、陪小孩,都想在好地方待”。
这次誓师大会,是任正非对上述担心的回应。华为已经经历了大规模向海外派驻市场人员的阶段,现在国际化走向纵深的华为开始把研发专家批量派往“战场”,让他们听到前线炮火声。
空降研发人员
“现在研发方向能看到的就是5G,但是5G的应用非常少,对于未来的路其实我们公司也不是很明确,抓不住点。”一名华为手机终端研发部门员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这位员工的疑问,同样是任正非面临的困境。当一家公司走到行业最前列,一线员工与高层都不免四顾茫然。“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任正非此前在全国科创大会上发言时表示。
在传统的通信设备领域,华为已经从爱立信等公司的跟随者变成了排头兵。即便在手机终端业务领域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数据显示,华为三大业务在稳步增长,手机终端销售也有不错的业绩表现。2016年上半年,华为销售收入为774亿元人民币、智能手机发货量6056万部,同比增长分别为41%与25%。消费终端业务占比在2015年底达到33%,已经成为华为第二大营收业务。
华为的成功很大程度来自于其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得益于管道战略华为在2015年中国区市场销售收入为1677亿元,而海外(包括欧洲、非洲等地)销售收入2175亿元,海外收入占比达到55%,超过国内销售收入。
任正非已经意识到,华为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会逐步慢下来。
以手机终端业务为例,IDC数据显示,尽管华为智能手机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占有较大比例份额,但以OPPO、vivo为主的国内本土手机品牌显示出较强的追赶能力,尤其在国内市场。2016年第三季度,三家手机品牌的出货都在增长,OPPO和vivo增幅超过100%,而华为保持5.1%的平稳增长。
手机产业进入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时代,研发人员在家里思考所谓的技术创新很难带来太大改变,产品同质化下,基于市场的应用创新才是核心。
今年OPPO推出的R9提高前置摄像头像素以满足消费者自拍应用需求。电信行业分析师孙燕飚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未来3年手机上能被消费者感知的创新源在于摄像以及机身结构,而非跨越式的核心技术创新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难以感知到。
在物联网以及云技术上,华为已经完成了基础布局,然而,对于业务而言,面临的困难是如何将技术落实到消费端,形成可供市场接受的终端产品。
任正非担心这时候的华为失去战斗力。此前接受新华社采访的时候,他坦然说到华为的弱点:华为公司3年前应该快垮了。为什么?因为大家有钱了,怕苦了。我们往海外派人都派不出去。大家都想在北京买房、陪小孩,都想在好地方待。
这次誓师大会,可以看作是任正非此前担忧的回应。“小的智能终端是什么现在摸不清楚,根据个性化的需求来开发,研发人员闭门造车肯定是不行的。”孙燕飚告诉记者。
“云化是我们不熟悉的领域,图像虽然我们领先,但海外除德国大规模实践的经验外,在其他国家还没有规模化的成功,还没有建立一支成熟的队伍。”在誓师大会上,任正非说道。
全球化纵深
“20多年前我们走出国门,是为了身份的证明,我们曾借用二战苏联红军瓦西里·克洛奇科夫的一句口号,‘背后就是莫斯科,我们已无退路’。莫斯科不是我们的,我们根本就没有任何退路。”在誓师大会上,任正非说道。
上述华为员工告诉记者,在此次誓师大会之前,华为每年都会派遣一部分研发人员到海外研究所,一般都是在华为工作3年以上的员工,但这样大规模地派遣研发人员到一线市场还是第一次。“这次派遣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让下面研发人员有上升通道,如果中层领导一直做,下面骨干就会有想法;二是研发人员接近一线需求,华为要怎么带领整个行业往前走,(有必要)让研发人员了解需求,将研发跟市场结合。”
16年前,华为曾举行一次誓师大会,当时派遣大批一线销售到海外,他们的使命是在国内市场竞争饱和的情况下,开拓全球市场。16年后,华为所派遣的是企业的“军师”和“大脑”,这次华为需要的是更了解市场需求的创新。
“当前华为的一线只具备卖产品并完成交付的能力,缺少解决客户问题、帮助客户商业成功的能力,而研发将士与一线将士们融合,能打造一线所缺和所需的人才和能力,进而获得公司的有效增长和商业成功。”对于派遣这些研发人员所达到的目标,轮值CEO徐直军解释得非常直接。
目前,华为在全球建有16所研究中心,分布在俄罗斯、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
从十年前开始,就不断有西方公司的CEO写信给华为的高层,要求支付“天文数字”般的专利费用。在2010年,华为向西方公司支付的专利许可费用达到2.22亿美元,2013年为3亿美元,仅支付给芯片巨头美国高通公司的知识产权费用已经累计接近10亿美元。
一位华为的EMT成员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回忆过去和国外竞争公司“打仗”的情形:“2003年的春节,大年三十我们还在和C公司谈判,那段时间是华为最为艰难的时刻。”
2015年,华为以3898件已公布PCT申请专利数量成为PCT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而海外市场也成为华为营收的重要来源。2015年,华为在美洲、欧洲、中东等地总收入已大幅超过国内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