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日记”昨天火了一天,我们也是时候来聊聊支付宝背后的具体战略和意图了。今天早上看到虎嗅的头条《支付宝的“圈子”,阿里做社交的背水一战》,文章观点主要分析了支付宝做社交的必要性,以及这次切入社交领域的巧妙性。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原则性的错误,但可能却彻底错误的理解了支付宝背后的真正意图。
支付宝做社交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和微信争夺用户使用频次和时长,这是支付宝相比微信最为弱势的地方。作为即时聊天工具的微信有着远比支付宝要高的打开频次。
具体到这次的“圈子”营销事情来看,我倒觉得并不是“阿里做社交的背水一战”,看上去更像是和当年“微信用红包带动支付”一样,支付宝通过陌生的圈层社交关系,真正彻底激活的是“芝麻信用分”。
“芝麻信用分”能做什么?具体我就不说了,但大到出国办签证,小到蚂蚁花呗借款,芝麻信用分都将会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而如何提升“芝麻信用分”,网上有很多攻略,但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那就是多用支付宝。
支付宝这次的圈子营销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诸如陌陌、豆瓣之类的社交平台其实早已经有过类似的尝试,但大体上都可以说不温不火。“校园日记”能火的关键一环在于引入了“芝麻信用分>=750” 。
女人希望被关注,男人们喜欢去征服,但芝麻信用分不够,你就什么也干不了。 这差不多就是支付宝背后的潜台词。
支付宝通过这次的营销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芝麻信用分的重要性,而基于信用所延伸的金融消费场景,那绝不是社交所能带来的。
根据艾瑞咨询等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2011年国内的互联网金融消费交易规模仅有6.8亿元,到2014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已达183亿元,2015年整体市场则突破了千亿元,到2019年预计可达到3.4万亿元的水平。
这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当然也绝不只会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家公司蛋糕,但阿里有了更完善的“芝麻信用分”之后,就可以将“芝麻信用分”发展成消费金融的水电煤,这和支付宝成为几乎所有O2O平台的水电煤是一个道理。
对眼下的互金平台来说,造成逾期的主要原因中,往往并非恶意欺诈骗贷,而是借款人在多家公司同时申请借款,就是所谓的多重负债。不同平台之间的信用评分征集往往处于孤岛状态。
而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专业征信平台。一方面,我国的互金平台尚未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因此对贷款人的风险审核评估只能凭借主观评价;另一方面,各个互金平台之间也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对于在多个平台借款存在过度负债和恶意欺诈性质的借款人难以有效防范。
这里正是支付宝和“蚂蚁信用分”所拥有的机会。芝麻信用分如今在小额信贷业务的综合信用评估体系里,所占的权重很大。
今年7月中旬,蚂蚁金服曾对外披露了旗下独立第三方征信机构芝麻信用的经营情况。芝麻信用于年初推出了商家自助服务平台,为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租车、租房等有信用评估、欺诈风险识别需要的商户,提供快速自助签约、自助接入服务,迄今已有130多家企业成为其签约商户。
而亿欧网在一篇文章中更是表示,“芝麻信用会是下一个百亿美金的业务”。
1)芝麻是央行首批8家试点个人征信机构,牌照下发只是时间问题。央行仅能覆盖3亿人群的信用信息,其余10亿人的信用管理都是新晋者的机会。而且,芝麻分完全是2C服务,与蚂蚁金服的小微基因、阿里巴巴的电商基因高度契合。试想,以后你要办张信用卡、租个房都需要调取芝麻分,这个业务的想象空间多么巨大。
2)征信机构2B层面提供的模型和数据服务。目前国内的2B市场竞争尚处于数据层面,谁拥有更多的数据,特别是与交易、金融相关的数据,谁的模型才更有价值。芝麻信用可以利用蚂蚁的资金优势,为放贷机构提供免费建模服务,以换取放贷的实际逾期信息。一旦在数据层面建立足够的竞争壁垒,市场格局便已定下,只有少数幸存者才有资格参与下半场的模型之战。
3)对标美国,个人征信拥有三巨头Experian、Equifax、TransUnion,估值分别为173亿美元、150亿美元、60亿美元。从目前市场格局和试点情况来看,芝麻征信和腾讯信用一定是最后的两名幸存者,第三张船票将是创业企业的机会。
说句题外话,腾讯信用和芝麻征信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微信上的社交数据对信用评分几乎没有任何帮助,这些基于金融消费场景的是数据,恰恰是支付宝的优势所在。支付宝要做的自始至终就是要延伸更多的金融场景。
回到这次的圈子上来,支付宝设定了750的门槛,这会教育“高分者”让他们知道这个分数多么重要,让“低分者”会想尽办法去提升自己的分数,要么提供更多的资产信息,例如车和房的证明,要么就使用支付宝产生更多消费,例如蚂蚁花呗和信用卡还款。
这对支付宝来说肯定比成为一款社交软件要好处多多。 我觉得支付宝做社交从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这和“阿里巴巴想要做社交”根本就是两码事,况且阿里巴巴通过钉钉在企业社交领域也算已经是小有建树了。
所以总结来说,支付宝这次推出圈子目的并不是为了要做社交,而是要通过社交彻底激活“芝麻信用分”,如同当年的“微信红包”一样,这才是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