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为什么说智能汽车和车联网时代的到来是必然?

   时间:2016-12-05 11:50:56 来源:镁客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即将过去的2016年,不仅是国家“十三五”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之年。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这其中智能汽车和车联网都是主攻方向。

从思维和认知角度来说明到底什么是智能汽车

谈到智能汽车和传统汽车的,就好比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一般来说,传统企业的思维更多局限于产品,认为只要有好产品就可以打通市场。比方说诺基亚,最大特点是耐用、抗摔、续航能力强,而智能手机则更加强调娱乐性,用户反而不会太在意其他方面。

undefined

反观汽车行业,传统老牌车企奔驰、宝马等就像是多年前的诺基亚,而特斯拉这类的智能汽车,则更加吸引人们眼球,关注度更高。

其实,并不是说特斯拉这类的智能汽车的造车工艺、品质要优于传统车企,只不过现在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如此一来市场的玩法也就与以往不同。经历过互联网时代洗礼的人们,在思维和认知上已经发生了改变,传统车企从产品角度出发设计的车型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而智能汽车却从改变生活方式的角度切入,唤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undefined

智能汽车,正统的定义是指在普通汽车的基础上增加了先进的传感器(雷达、摄像)、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通过车载传感系统和信息终端实现与人、车、路之间的智能信息交换。目前欧美等国对于智能汽车的定义主要为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车载移动应用和无人驾驶技术,并在更大程度上与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相比于传统车企更强调车辆安全性能、减震效果等质量问题,智能汽车则更加强调娱乐性、智能化、可提供更多便捷的服务等等。就是用这样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角度,智能汽车迎合了人们的需求,进而触动人们的购买欲望。

智能汽车和车联网时代的重要意义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大范围普及,智能汽车将成为互联网的重要入口之一。智能汽车将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载体,而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这就像现在的手机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一样。

未来智能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undefined

交通拥堵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让人们头疼的问题,国内外很多大中城市的堵车现象早就已经成为了常态。除此之外,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和死亡人数也是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不过,一旦智能汽车和车联网普及之后,就将有望解决这两大棘手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即使是在智能汽车的初级阶段,通过有效的辅助驾驶技术,就可以有效减少50%~80%的交通事故。而到了智能汽车和车联网的终极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工况自动驾驶阶段,则有可能实现零伤亡甚至零事故。

而智能汽车和车联网的实现,也可以在新型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车与车之间、车与路之间、车与其他交通参与者之间将可以实现实时互联,从而形成一套安全有保障、运行更高效、能源更节约的综合城市道路体系,缓解交通拥堵的同时更能减少交通事故。

汽车产业生态进化和商业模式升级是必然的

undefined

人类历史上几次工业革命中,汽车产业都是技术革新的重要载体,在即将到来的工业4.0时代亦是如此。

汽车的定位也将从配备电子设备的机械产品,转变为配备机械设备的电子产品,成为一个智能互联的终端产品。与此同时,汽车产业庞大的用户群,以及多变的应用场景,也将生成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大数据。进而影响整个汽车产业链,改变其传统的商业模式。

与其他相关领域共同发展,实现“智能制造”

undefined

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公认的未来汽车工业发展趋势。智能化将使用先进的节能与新能源技术,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汽车低碳化。与此同时,智能化必然是建立在现代通讯与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也就涵盖了信息化的属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整个汽车制造和产品体系也将同步实现智能化,智能制造也将与智能汽车相互依托。一方面,智能制造将为智能汽车的实现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智能汽车的使用者同时也将成为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需求端,从而拉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制造加快升级转型。

所以说智能汽车不仅仅是一个智能化的产品,更是一个智能制造体系和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全面实现智能化还面临严峻挑战

undefined

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传统汽车产业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

智能互联相关的核心技术领域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虽有强大的互联网产业基础,但有过分偏重销售和服务端的明显倾向。

智能汽车是汽车行业未来公认的产品形态,同时也是汽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环,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不过,想要发展智能汽车和车联网也绝非易事,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是一方面,还需要跨行业、跨领域进行多方协作,绝非某几家汽车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或互联网企业通过合作就能实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