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大陆手机品牌为何纷纷拓展台湾地区市场?

   时间:2016-12-23 10:28:38 来源:搜狐科技 作者:中国派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据OPPO台湾地区市场总经理表示,OPPO为明年当地的发展订下了一个目标:要成为台湾地区市场用户受欢迎的前三大品牌。众所周知,今年绿厂在中国大陆智能机市场成功逆袭,打破了小米模式的神话,使得手机厂商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审视线下渠道的重要性。

如今,这家“本分”的手机企业又开始不断拓宽境外市场。前段时间OPPO还曾表示希望和美国运营商展开合作,让手机产品正式进军美国市场。当前不少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厂商都有着类似规划,出海远行成为了最新的热潮。不过从台湾地区市场当前的境况来看,虽然市场容量比不上大市场,但是竞争的激烈程度却一点都不逊于其他地区。

台湾地区市场容量有限且竞争白热化

从近年来台湾地区市场智能机的出货量来看,其市场容量确实不大。根据台湾地区市场当地的零售渠道给出的数据,在今年 8 月,台湾地区市场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为 663000 部,同比增长44000 部,增长幅度为 7% 。但从中国大陆市场的销量来看,据中国信通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4756.6万部,同比增长0.4%;上市新机型121款,同比增长45.8%。1-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52亿部,上市新机型1021款,同比分别增长7.0%和下降2.6%。不过,虽然台湾地区市场容量不大,但是毕竟消费水平不低,不少高端手机厂商都能获得不错的销售额。

另据相关数据显示,10月份台湾地区市场手机销售数量达到 72.2 万台,较上月增加 5%,其中 iPhone 7的销量达到15 万台。之前三星的市场份额也一直保持不错,不过因受Note 7事件影响,苹果吞占了不少原本属于三星的高端市场份额。而根据各厂商的销售额来看,苹果的销售额占到了 59.9% 位列第一,其它厂商,三星为11.3%、索尼为10.4%、Asus为6.4%、HTC为5.6%。相比而言,中国大陆手机厂商尚需努力。

台湾地区市场为何能够成功吸引手机厂商?

虽然市场小,但是手机厂商们并没有停下进军的脚步。台湾地区市场虽然还有华硕与HTC两家手机厂商,但是由于HTC日暮西山,华硕虽然近期表现不错,但是无法自行扛起整个市场。所以,对于大陆地区的手机厂商来说,台湾地区市场依然有着不错的机会。包括OPPO、联想、小米、华为等品牌其实也早就开始在当地市场展开布局。前不久华为在台湾地区市场刚刚发布了旗舰手机华为Mate 9和Mate 9 Pro,虽然不是在当地首次发布新品,但是这次发布会,华为显然是有备而来,不仅与台湾地区市场多个经销商现场沟通合作事宜,同时还邀请伍佰作为其台湾地区市场市场的代言人。从这点来看,华为期望能够摆脱以运营商为导向的渠道局势。

此外除了华为,联想也在台湾地区市场正式推出了旗舰机型Moto Z和中端机型款Moto Z Play,宣布重返台湾地区市场市场。据联想当地的总经理表示,“选择现在才重返台湾地区市场,是因为Moto Z是摩托罗拉近些年最高端的产品,未来Moto品牌会在台湾地区市场长期耕耘。”由此可见,台湾地区市场已经成为了不少手机厂商眼中的一块“肥肉”。另外在中端市场当中,OPPO与小米则是中国大陆地区手机厂商中的高效代表。其实台湾地区市场能够成为手机厂商眼中的“香馍馍”,也是由于其成熟的市场基础,以及潜在的发展空间,毕竟如果连索尼这样的小众厂商都能在当地混的这么开,那么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厂商更加机会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大陆手机品牌能否在高端市场突围?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除了运营商渠道外,开放渠道也是台湾地区市场的重要市场之一,不然华为也不会通过邀请大腕明星的方式来布局台湾地区市场。不过由于起势较晚,中国大陆手机厂商在当地还需要一段时间来磨砺自己。毕竟在台湾地区市场,品牌影响力及渠道合作等方面都不是强项,但不排除在未来会迎来转机。但像华为、OV的成长速度,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随着这些手机厂商们的品牌价值不断上升,未来台湾地区中高端市场也将会迎来一场恶战。不过具体通过何种模式来完善市场规划,尚需经验积累,毕竟区别于的中国大陆地区市场,布局思路具体要有差异化表现,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从部分手机厂商的表现来看,有像OPPO通过冠名赞助当地综艺节目开展品牌营销的手机厂商,也有像华为通过邀请娱乐明星做代言的方式来提升品牌影响力,总之各厂商需要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长期发展的途径,才能在当地站稳脚跟。当然,未来中国大陆手机品牌在台也可能展开激烈竞争,但抱团取暖才是当前的最优选择。不过中国大陆手机厂商起步较晚,当前急需积攒人气,提升市场影响力。先天不足没有关系,还可以通过后天来弥补。未来中国大陆手机品牌极有可能出现在台湾地区高端市场当中,与外企直接展开正面厮杀,不过眼下先着手品牌与渠道建设才是上策。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