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OTT冲击影响减弱,运营商进入连接流量红利换档期

   时间:2017-01-03 09:47:06 来源:搜狐科技 作者:笨手蛇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微信团队在2017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发布了《2016微信数据报告》。对这份精炼的数据报告,大家各自的看点和解读角度各不相同。个人的关注点在于相关数据对与之紧密相连的电信运营商的流量静音业务的影响。本文试从这个角度做一番探讨。

一、2016年微信数据报告关键数据与通信运营数据对比情况

2016年微信数据报告的关键数据中,与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关联度比较大的数据有:微信日登陆用户数、日发送消息总次数及音视频通话日成功总次数三项(其他关键数据可点击原文链接进一步了解)。

微信日登陆用户数7.68亿,用户规模可以比肩移动用户规模最大的中国移动,从用户增长率来看,仍然有较大的空间。这就决定了微信对电信运营商基础通信服务的OTT的冲击力的基本能量。

而日发送消息总次数及音视频通话日成功总次数表明了微信在具体功能方面对基础通信服务功能的OTT替代冲击量级。

与之相对应的是:2016年1-11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完成2.58万亿分钟,同比下降1.3%;全国固定本地电话通话时长完成1724亿分钟,同比下降16.9%。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完成6091亿条,同比下降5.2%,降幅比1-10月收窄1个百分点。移动彩信业务量同比下降10.0%,降幅比1-10月收窄0.5个百分点,发送总量511亿条。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完成332亿元,同比下降9.6%。

总体上看,微信的关键业务数据的快速增长和通信运营数据的继续下滑形成比较鲜明的对比。

 

二、电信运营商受OTT冲击的负面影响在减弱,有望触底

从前述数据对比看,似乎形势对电信运营商仍然不利。但是,我们结合此前过往通信业的通话时长和短信发送量数据来看,可以得出电信运营商受OTT冲击的不利影响在减弱的基本判断,而且有望触底。

2015年,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28499.9亿分钟,同比下滑2.6%。

2015年,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6991.8亿条,同比下降8.4%,降幅较去年收窄5.6个百分点。其中,由移动用户主动发起的点对点短信量同比下降22.7%,占移动短信业务量比重由上年的45.8%降至38.7%。彩信业务量617.5亿条,同比下滑4.6个百分点。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4%。

无论是移动电话时长还是懂短信业务量,下降的幅度都在收窄。而且,从短信类业务的下降具体构成来看,主要是用户主动发起的点对点的量大幅下降造成的。而随着电信运营商短信通道资源的稀缺性增强,加上随着电话实名制和网络安全问题的突出,各类验证类、提醒类等短信的需求量在不断增长,这都将有效弥补用户主动发起的量下降的影响。

随着短信通道资源的稀缺性增强,再加上对营销类短信的严格控制,短信通道的价格都有望回升。因此,电信运营商受OTT影响将逐步减弱,并有望触底。后续运营商对通道资源的管控得力,维持基本规模将不是问题。

三、OTT对连接的需求旺盛,电信运营商迎来流量红利换档期

当以微信为代表的OTT企业谈大连接的时候,当连接越来越移动化的时候,当连接的网络接入越来越依赖数据网络的时候,这就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在被OTT的时候,又迎来了新的机遇。OTT对连接的需求给电信运营商带了了基于网络接入的流量刚需的红利,目前电信运营商正在进入这样的流量红利换档期。今年的流量消耗数据再次表明了这种情况。

2016年,移动用户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逐月攀升,11月当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10.2亿G,继续攀高。11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976M,同比增长101.1%,月度户均较10月提高44.8M。1-11月累计达82.1亿G,同比增长124.1%。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73.7亿G,保持翻倍增长态势,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89.8%。固定互联网使用量保持稳步快速增长,固定宽带接入时长达52.4万亿分钟。

虽然电信运营商从去年开始就承担了“提速降费”的基本任务,在流量资费快速下降的情况下,基于流量消耗的快速增长仍然总体上确保了收入的小幅增长。这是电信运营商基于前向向个人用户收费模式下的流量红利的机会。

而基于内容流量一体化的后向收入模式,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三大运营商的后向流量经营模式的流量消耗超过百亿规模。并且通过这种模式的创新,电信运营商与其他行业的跨界营销的模式在快速扩展。能够获得基础流量之外的更高附加值。

四、OTT企业面临增长的瓶颈,开始加大与电信运营商的深度合作

就如同国家的经济经历过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的3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也进入了一个相对低增长的新常态格局。OTT企业在高速的增长之后,也同样面临增长速度放缓的问题。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增长的瓶颈。从微信总用户的规模来看,明年的用户规模增长就很可能要放缓。用户总规模和日活跃规模等关键数据,面临寻找新的模式进行突破的问题。因而,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乐视,小米,等等。这些过去一直比较强势的企业,都在今年纷纷加大了与电信运营商的深度合作。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的渠道资源,还是管道资源,以及内容资源,都是OTT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所需要进行深度整合的资源。在这些资源中,电信运营商基于管道的独特的差异化资源成为OTT企业竞争的重中之重。无论是腾讯公司联合中国联通发行的大王卡、小王卡,还是蚂蚁金服与中国联通联合发布的蚂蚁宝卡,都是如此。后续,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也会学习这种做法,把基于管道价值的合作推进下去。从本质上看,这都是电信运营商的连接流量为互联网的应用服务流量进行促进的手段。包括BAT公司可能参与中国联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都有对基础流量的争夺问题。毕竟,基础通信服务最后一公里向BAT企业直接开放的可能性还不大。

因此,电信运营商如果谋划操作得当,都能从基础流量先互联网应用流量的连接中获得更高的价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电信运营商看微信的公开课,看张小龙的发言,如果仅仅是从互联网应用的角度看,那就没有太大的看点。一则毕竟张小龙的段位太高,再则在互联网应用方面,各自的“体质”差异太大。看数据也好,看言论也罢,关键是看出对电信运营商的价值点和机会。从中谋取可能的创新点。

个人看到的,就是OTT对电信运营商影响的减弱,以及电信运营商的连接流量的换档期机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