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暴风体育非常火,先是被媒体列为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三个体育平台之一,又入围“2016年十大体育app榜单”,名列体育直播APP第三名。1月14日,暴风集团CEO冯鑫在“媒体训练营年度峰会”上宣布,结束100天测试期的暴风体育,将在2017年冲击互联网体育平台第一名,日活要达到100万。作为体育产业的后来者,暴风体育正成为热词。
从时间线上看,暴风体育是这个产业中不折不扣的新人。2016年6月宣布成立,9月获得首轮融资,9月28日才发布正式产品,发布新品100天就以惊人的成绩和发展速度,在第三方发布的榜单中跻身2016年度体育APP前10名。
图注:猎豹移动数据显示,暴风体育跻身体育APP前10,体育直播APP第三
“轻盈”的暴风体育挥出“效率”的重拳
前不久,冯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进入体育产业的这半年很满意,“我们只用了半年时间,做到现在这个程度,我是认可的。我们花了比别人少的钱,用了比别人少的员工,用户追捧程度却比别人好,从我们自身来说,这是效率,但对社会来说这是价值。”
论效率,论投入产出比,冯鑫确实有骄傲的资本。首先看整体投入,目前暴风体育不过百人规模,2亿左右的投资。暴风体育成立不足百日便拿到A轮融资,融资速度和效率非常之高。可说实话,这些钱即使在科技创投圈也不算多,在动辄数十亿烧钱的互联网体育领域,更是微不足道。和乐视体育、腾讯体育、PPTV体育这些体量庞大的对手相比,暴风有点小巧玲珑,却有着出色的爆发力。
图注:腾讯体育、乐视体育、暴风体育对比
跟暴风体育比,其他同行的投入产出比就没那么高了。
如乐视体育,2012年8月成立,2013年4月APP上线,员工超千人,每年仅版权投资便超百亿。如PPTV体育,2015年7月分拆,坐拥西甲5年独家版权等优质IP资源,员工数百人,投入的资金不止几十亿,但最新排名仍在暴风体育之后。
又如腾讯体育,仅NBA独家版权就花了5亿美金,在体育媒体业务上的投入非常惊人。连呈日薄西山之势的新浪体育,这样一个非独立部门的员工数都不止百人。
暴风来得晚,冯鑫也承认这一点,但他认为要怎么看,如果是跟随,那暴风体育确实来晚了,如果是创新,那暴风体育是打响一场新的战争,它是第一个踏上这块战场的。对暴风而言,采用跟随战术,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当然,这在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对后来者而言,重复过去的模式是最简单的,因为无需思考,但意味着要有比先行者更高的投入,更多的精力,甚至三倍五倍不止。如果暴风体育像乐视、腾讯、PPTV一样来争夺版权和IP,需要更多的财力支持,需要更多的人员配备,更多的时间成本。但对颠覆性的想法而言,一切都不晚,颠覆性的产品就是这样,必须从另一个维度来思考。
换句话说,暴风体育在抄近道。暴风体育以有限的资源和人力,在100天的时间里,用远比砸钱砸人力的对手高得多的效率和速度,获得用户认可,2016年互联网体育最黑的黑马,当之无愧。
暴风体育的第一个100天:做体育行业的今日头条
那么,暴风体育又是怎样做到这一切的呢?暴风体育之所以能成为黑马,可以有多种解读,但最大的不同在于思维。冯鑫表示,从产品发布至今的100天,是暴风体育产品的测试期,在这100天内,暴风体育实际上是做了一次今日头条式的内容产品在垂直行业的应用实践。
图注:暴风体育要打造体育行业的今日头条
暴风体育从一开始就坚持产品驱动,打造体育用户平台,因为互联网的特点是高效的连接,而平台能最大程度的连接起用户和相应的需求,服务,和商业,同时,用户平台也能最大程度的实现商业价值。打造极致产品,形成用户沉淀的条件。这是互联网的思维,或许也是切入体育行业最合适的姿势。
冯鑫说,现今在体育产业中从事重要岗位的人,90%都是商务人才,他认为把60%替换成产品人才,这个行业才能创造出价值来。产品思维最重要的是两点,系统性的思考问题,持续性的改进”。
那么,在决定了“产品驱动”做用户平台之后,又该打造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呢?在做了深入的调研之后,暴风体育团队发现,赛事本身以外的碎片化资讯和赛事相关的周边内容,反倒能吸引更多人群,即使在不考虑版权的情况下,也有很多其他元素可以做工作和努力。
暴风体育产品的第一步,是做好用户和内容的连接。暴风体育没有采用传统的,所有人看到同一个页面,用户看什么样的内容由媒体主编决定的金字塔式的内容产品。而是采用了今日头条式的千人千面。每个用户都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不断更新的内容。
暴风体育学习了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在内容的分发推荐原理上有相同之处,但体育内容与广义上的新闻资讯存在差异,不同程度的体育迷获取内容的路径也不尽相同。为了满足更广泛体育人群的需求,暴风体育采用了编辑人工结合机器算法的方式,缩短了用户获取内容的路径,提高了效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千人千面的一个重要基础是,要有足够的信息量,为了达成”千人千面“,暴风体育每天更新的内容超过2000条,是行业平均数据的5到10ß倍,2017年,暴风体育将在内容上进一步发力,扩充自媒体和短视频的内容,这一数据将达到10000条每天,最终达到充分满足用户需求,加强粘度的目的。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人最擅长的产品交互方面,暴风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直播互动过程中,暴风体育用户有包括竞猜,表情动画,送礼物等几十种互动玩法。而且这些互动方式,都会根据用户所观看比赛的不同,进行智能匹配。
打造了能留住用户的产品并不足以致胜?在互联网流量入口收窄,获客成本高涨的情况下,如何更高效的获取用户,这是摆在暴风体育团队面前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冯鑫透露,暴风体育采取了推广、产品、内容相融合的体育推广运营模式,冯鑫称之为三位一体。在”三位一体“的方法实践过程中,暴风体育团队又一次体现了“极致”的打法,曾在同一个推荐位置,为了尽可能多的占住时段热点和目标用户的关注点,一天内做出50次素材更换。
图注:暴风体育采取“三位一体”的方式进行推广
这样一个按照互联网规律打造的极致产品,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贡献了互联网企业特有的高人效比和高速发展,以及极高的用户忠诚度。冯鑫透露,暴风体育的用户日留存率高达47%,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
暴风体育的种种打法,在体育行业里或许稍显异类,其实,在互联网领域,是再容易理解不过的逻辑。
成为行业第一是个小目标
不得不说的是,后来者有后来者的优势,可以避免弯路和大坑。据说冯鑫在进入体育产业前,认真地思考了这样几件事:进去还是不进去?进去的话,暴风体育要扮演什么角色?带着什么样的武器进去?从一开始就想得清楚,这或许就是暴风体育节奏鲜明的原因,没有不分主次,也没有盲目摊大饼。
联合光大收购MPS是暴风体育打响的第一枪;随后暴风制定N421战略,让暴风体育融入整个集团的生态;获取适合的版权,做深做透后再启动产品;产品启动之初便明确打造移动用户平台,同时配合VR技术 ……小步快走,同时顺应互联网和商业规律,稳步推进,其团队的执行力令人刮目相看。
值得一提的是,暴风也是体育行业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完整布局和生态的玩家之一。在整个暴风来说,体育是核心内容,为集团的四块屏幕(手机、PC、VR、智能电视)增加了强有力的内容和服务。同时暴风体育又具备独立性,自身也是一个平台,并不仅仅提供内容,它有自己的独立价值。
看起来,冯鑫不关心体育产业里的既有逻辑,但并不意味着他对这个产业不了解,事实上,他对此有着深入的观察。他认为过去的体育产业离商业比较远,基本上每个模块都不太赚钱,从业者的思维也相对局限。冯鑫希望暴风体育能尽快把水搅浑,他的要求是“产品形态一定要和过去不一样”。用他的话说,资源是一样的,但最终效果是不一样的,要用同样的蔬菜和水果,炒出不同的菜。
理顺了冯鑫的思路和打法,我们就会意识到,暴风体育有这样的表现并不让人感到意外。2017年成为行业第一的“小目标”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夸张,对于要立志要做服务全球的体育平台的暴风体育,也许真的只是一个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