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成真,搭上网易应该是谷歌(微博)回归中国市场迈出的真正第一步。昨日有外媒称,谷歌正在和中国互联网公司网易进行接触,其可能通过网易在中国经营Play商店。对此,谷歌和网易均未回应。
事实上,过去几年,谷歌回归中国市场的消息一直络绎不绝,只是一直停留在传闻并无实质进展。
两个月前,谷歌时隔五年后第二次在中国举办开发者大会,当时谷歌宣布,Google Developers中国网站 正式发布。网站提供所有 Google 开发者所需要的内容,包括 Android SDK、Android Studio、搜索、地图、Chrome 等产品的API。
对于寻求海外市场拓展的开发者,谷歌此举犹如雪中送炭,但并没有引发业界更广泛的关注,因为大家深知,谷歌的服务在没有拿到中国政府的批准之前无法在国内使用。现在看来,谷歌拉拢开发者更多是为今天的Play商店回归在做准备。
获批难度较大
谷歌董事长施密特此前曾表示,在中国市场,谷歌需要寻找到一个商业伙伴来开展自身的一些业务,尤其是负责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
那么,无论现在流传的网易,还是日后其他公司,与谷歌合作成功几率究竟有多大呢?
据了解,过去两年,谷歌一直在研发针对中国大陆的Play商店版本。该版本应用商店将仅包含中国政府批准的应用和服务,并将安装在为中国市场生产的、运行谷歌授权安卓系统的新型智能手机上。
谷歌能否回归中国市场最大因素取决于业务是否符合中国的审查以及获得政府的最后批准,之前谷歌离开中国市场就是因为内容审查不符合规定,这会导致很多非法和违规信息散布传播,对社会和民众造成负面影响。
此前,谷歌也曾找过为其代工Nexus智能机的华为在中国推出Play商店,但未谈妥,据说是华为不满谷歌希望去除OEM的标签要求。对于网易而言,假如接收谷歌的合作,自然会强化自身移动端的业务能力并掌握更多话语权,甚至有可能挽回在移动社交上的败局。
但业界共知,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过程,不然谷歌回归之路也不会如此漫长。不管是谁接手,此番难度都不会小于以往任何时期。
其实,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谷歌Play早就入华了,只是之前作为一种试错的方式进入。大约一年前,谷歌为其Play商店努力与中国手机厂商洽谈,谷歌的条件是,如果手机厂商愿意预置谷歌的Play商店,每部手机将补贴1美元。
结果可想而知,因为中国手机厂商正是利用谷歌离开的这几年空白时间,通过自行获取、修改并发布定制版本的安卓系统,已赚得盆满钵满。
此外,第三方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腾讯应用宝等更是占据了Android应用分发七成以上市场份额,这也是为何谷歌急于Play商店先回归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市场研究公司App Annie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应用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下载量增长了15%。2016年发行商在iOS应用商店和Google Play的收入超过350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40%,而中国一跃成为iOS应用商店收入最高的国家。
有业界人士认为,谷歌在中国市场的缺席是造成其全球收入与iOS差距的原因之一,这使谷歌不得不加速寻路中国的另一重要原因。
手机应用市场的噩梦?
从最近几年全球Android智能手机发展来看,硬件创新相对较少,但在软件、应用上还是有创新空间的。数据显示,2016年华为消费者云服务移动用户超过2亿,注册开发者超过22万,应用市场全年累计分发应用450亿次;小米应用商店截止去年9月累计应用分发量达到650亿次;金立软件商店去年累计用户达到6800万户。
由于软件应用较低的投入往往带来比硬件更好的利润,所以在谷歌Play商店缺失中国市场的这些年,众多手机厂商通过自己改造系统,构建应用服务,已形成一个收益不菲的生态。例如小米手机一直宣称自己不靠硬件赚钱,而是软件与服务;华为也表示已连续多年在手机软件上实现盈利。
通常,手机厂商在手机出厂之时,都会预装自身的应用商店来完善服务生态,目的是卖手机的同时建立一个完善的软件智能生态。这部分收入多数来自与开发者的内容分成,目前游戏收入占据比例较大。像上述分发量较大的华为、小米,这方面的收入都非常可观,还有第三方的App。
另外,如果第三方App厂商和手机厂商合作,只要手机内预装了第三方App,都会获得一定的费用。通常每部手机预装一款软件可向软件商收费1-8元不等。有调查显示一般手机在出厂都会预装十余款日常基本功能软件。更有一些厂商为了牟取暴利,预装很多不合规的第三方App。
网易“搭台”在华运营谷歌Play商店则必然会冲击手机厂商这部分利益,因为应用商店的入口将不再受厂商随心所欲的控制。而事实上,谷歌从去年就开始收紧权限为Play商店铺路。
来自谷歌方面的消息,Android系统通知中心从7.1版本开始,将全部回归官方样式,不再允许厂家自己定制,这意味着以后大家购买到的安卓手机,下拉通知栏几乎都会是一个模样。可以说,谷歌收回通知中心权限只是第一步,后续很有可能收紧系统UI的定制,最终这取决于监管力度、谷歌对硬件的涉足程度和各大安卓厂商的反应。
据一手机厂商负责软件应用的人士对腾讯科技透露,谷歌去年就威胁中国手机厂商产品出厂预装Gcore(这是谷歌移动服务GMS的一个核心服务),若不签署,就不许中国的手机出国运行GMS。所以,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国产手机品牌下载了谷歌服务出国后却不能正常使用。
“现在谷歌对应用限制非常严格,还要求手机厂商必须签捆绑协议,这种协议叫做“移动应用程序分销协议(Mobile Application Distribution Agreement,简称MADA)”MADA的内容之一是,谷歌要求手机制造商,如果它们希望安装谷歌应用程序中的一个,就必须安谷歌的所有应用程序。”上述人士说。
据悉,目前绝大部分手机厂商已被迫预装了该服务并签署了协议。
除了应用收入受到影响之外,最直观的还有应用平台的流量被分流以及受此影响下广告收入的可能出现的下滑,而这不仅仅影响了手机厂商。
来自BAT的一位负责应用市场的人士称,面对消费者,谷歌Play商店更容易触及手机用户,因为基于Android系统随时可以监测用户使用行为,在应用选择上他可以引导用户,当用户下载应用时提示该第三方应用商店并非安全。此举对那些专注应用分发的第三方平台,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腾讯应用宝等必然会造成不小的冲击。
难道谷歌Play商店的回归给中国手机应用市场带来了噩梦?
需要指出的是,谷歌Play商店回归中国市场后,具体运营规则仍需要工信部的审查批准。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从监管角度而言,工信部这些年并不希望看到上百家的应用商店,因为问题层出不穷,统一平台更便于管理。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16年四季度对46家手机应用商店的APP检测结果,发现违规软件34款,涉及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恶意“吸费”、强行捆绑推广其他无关应用软件等问题。其中,小米应用商店、新浪应用中心、豌豆荚、百度手机助手等知名应用商店均存在不合格App。
从开发者和市场需求来看,也期待谷歌的回归。统一平台可节省成本,减少不同平台的繁琐接口,提升创新效率,最终就看工信部如何权衡各方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