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方网消息,国家网信办在11月4日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直播行业制定了20条规范,规范中双资质、实名登记、设立总编辑、先审后发、设定黑名单、即时阻断成为备受关注的内容。按照《规定》,这些要求都将在12月1日也就是明天起正式实施。
对此,有关业内人士表示,这将意味着直播平台在运营成本上面临更多考验,对于本就承受巨大带宽成本、运营成本、推广成本的一些中小平台而言无异于向死亡线继续迈进。而政策开始干预传递的另一个信息是,整个行业受到相关部门密切关注,疯狂式爆发即将触及行业底线,鱼龙混杂时代将成为过去,新一轮洗牌即将到来。
双证上岗与直播新政背后的并购生意
在之前9月9日广电总局颁发的“双证上岗”的规定就被大家认为是行业洗牌的开始,重申直播平台必须获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以及新增的必须获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成为摆在所有根基不深、背景不厚的年轻直播平台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早前它们都只涉及电竞业务,在证件方面并未过多筹谋,而现在,这成为它们必须挂在网站底端的行业准入证明。当然,中间过程困难重重,有两大难点:其一,持证企业须为国有控股企业;其二,注册资本必须在1000万元以上。
两项硬性指标也由此引发了行业内的两种选择:大型平台寻找能够并购持证的“壳资源”,而小公司则寻求被持证企业并购。
洗牌期里的各取所需
平台寻求收购,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成本与收入、规模的不平衡。众多平台赶上了直播行业起飞的风口,却在日复一日的运营中收效甚微。运营、流量、资源的多方不足是他们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目前直播平台的门槛不是特别的高,在互联网的推广成本高居不下的状态,如果没有稳定资源导入用户,直播平台很难生存。
据最新数据显示,直播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千亿规模,而国内直播用户已经达到了3.25亿,占中国网民的45.8%,有近一半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开始进入了直播。直播的不断演化发展,直播对于各行各业的影响也在逐渐深入,并逐渐开始从个人走向企业。
对于尚在扩张、仍需烧钱的直播平台来说,找到需要拓展直播业务争夺入口,并拥有流量优势和用户资源的买家自然幸运。但巨头在直播行业的布局渐渐落成,寻求收购的平台也日渐增多,找到合适的收购方也变得艰难。
寡头时代与群雄割据
国内主流八大直播平台的直播DAU已经达到了2400万,其中大型直播平台的日均同时在线人数可以达到400万。直播平台数量达到200家,行业规模达到400亿,平台用户规模达到3.25亿。随着行业巨头的纷纷入局,以及资本市场的持续加持,市场规模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但截止目前为止,直播行业盈利模式尚未明朗,主体的营收模式还是用户打赏,商业模式仍然在探索中。行业数据发现,现阶段直播平台的竞争已非常激烈,但巨头尚未诞生,但直播平台的整体生态链已初步呈现。
直播行业大概经历了传统的秀场直播时代、游戏直播时代,以及泛娱乐、泛生活化的直播时代,目前直播市场有200家以上直播平台,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视频媒体真正走入群雄逐鹿时代。
未来直播行业四个发展趋势:
1、平台并购与内容并购会发生,但并不是现象级的行业重组机会,一方面是巨头或大平台补足业务线与争夺流量入口,一方面是中小型直播平台获得资源与资金。
2、直播会成为互联网基础建设与标配,成为每一家互联网巨头的工具。
3、在方向会更垂直与细分,而每一个垂直领域也许会出现各自的领先者。
4、整个直播行业会诞生平台级的巨头,而或许巨头就将在2017年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