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ofo的Snapchat 效应,为什么说这是一家长期看好的公司

   时间:2017-02-13 12:41:12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竞争的深入,关于最终的赢家,时间会给我们答案,而这个时间或许不会太久。

\

2月2日,Snapchat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S-1文件,正式启动上市工作,这也会是自2014年阿里巴巴敲钟以来,科技界最大规模的一次IPO。有外媒报道这家以美国年轻人作为主要用户群体的公司计划募集30亿美元,估值高达250亿美元,而它的CEO Evan Spiegel也如Snapchat的用户一样年轻,只有26岁。

依托于校园市场起家,进一步从学生群体扩展到城市年轻人和白领,再逐步影响更广泛的人群,这样的路径在互联网公司中并不鲜见,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场景稳定的互联网公司发展路径,Snapchat的老对手Facebook也同样如此,国内也有像饿了么,以及最近风头正盛的ofo这样的案例。

如果说Facebook和饿了么是诞生于PC互联网时代的校园,那么Snapchat和ofo则完全是移动时代的产物,因此两者的特点也更为相似,对比两者的成长史,或许我们可以总结出不少有价值的经验,同时也更能理解校园这个独角兽公司的温床是如何孕育出这些成功创业公司来的,以及我为什么长期看好ofo这家公司。

1.半封闭的校园场景——最好的产品试验场

2016年国内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接近3000万人,而美国同样也有由于其初高中智能机的普及率和宽松环境而言,中学+大学的用户群也同样庞大。如此庞大的用户基础,以及学校本身半封闭的场景特点,为互联网产品在早期进行产品打磨和测试阶段时提供一块极好的“试验田”。

在校园市场中,产品可以在高密度的学生群体中快速低价地获取用户,在产品水平较好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口碑效应,并以病毒式扩散地方式迅速影响到极大的用户群体。而当产品用户在这一用户群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很容易引爆市场,进而扩散到校园外市场。

早期的Facebook不过是哈佛大学内部点评女生好看与否的平台,但由于产品本身又去,并切中了学生们的需求,很快就扩散到常青藤院校,进而高维打低维地影响了全美大多数的大学生,最终成为美国的国民级应用。

ofo则因为其商业模式而更好地利用了校园市场的优势,校园半封闭的环境使得ofo更容易管理单车,单车的损耗率较低,运营成本和难度较小。但由于学生群体本身的单车使用需求,又使得在校园场景内单车使用频次高,带来的则是平台现金流的稳定,因此更适合打持久战。

2.抢占校园市场后如何走出校园

半封闭性同样意味着高壁垒,一旦在校园市场形成用户密度和口碑影响,除非在产品上有大幅地创新,比如像Snapchat以滤镜相机和阅后即焚切入,否则很难促使用户迁移,这也使得在校园市场站住脚的产品往往有更坚实的基础。即便是像人人这样向校园外人群扩张失败的产品,如今依然也能依靠金融和直播等业务实现单季度超过1000万美元的营收。

ofo和摩拜之争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在去年摩拜CEO王晓峰曾带领团队拍下了一张在北大门口骑车的照片,被看作是摩拜在校园市场向ofo宣战的檄文,但半年之后,摩拜在校园市场依然无法撼动ofo的地位,反倒是ofo成功走出校园,已经获取了共享单车市场51%的份额。

摩拜当初希望攻入校园市场的想法是好的,但并非原生于校园的摩拜,在产品和ofo没有本质性差别的情况下,很难攻破ofo在校园市场已经形成的壁垒,只能眼睁睁看着校园市场彻底失去。校园市场为了ofo的利基市场,使得其可以在竞争中进可攻、退可守,在短期内依靠校园市场稳定的用户群和其贡献的收入而立于不败之地。

进入2017年以来,ofo推出一天一城战略,计划在3月前实现覆盖100座城市,每个城市的校园正在成为ofo首要发力的重点区域,据统计ofo在校园市场的份额占比在99%,如此的渗透率已经能够在提供稳定现金流的前提下,快速扩张至校园外引爆市场。以校园市场为基础,扩展城市市场的扩张策略,帮助ofo平衡了扩张速度与财务成本,尤其是在车辆投放成本本身就低于摩拜等对手的情况下,能够让ofo在共享单车这个规模效应占主导的市场快速形成规模壁垒。

但在拿下校园市场后,如何走出校园迈出这最艰难的一步,是很多创业起于校园的创业公司面临的难题。Facebook依靠社交平台的网络效应成功跨出校园,而人人则因为用户被微信、微博截留而未能成功突围;O2O形态的饿了么选择了办公区的白领作为其走出校园的第一步,而ofo同样也找到了它走出校园的重要一步,那就是切入和校园场景极为近似的产业园区。

3.两条腿走路的ofo与小富即安的摩拜

同样起于校园市场,同样拥有一位理解年轻用户需求的创始人,甚至连标志性的颜色都同样选择了黄色,或许ofo也将具有同样的Snapchat效应。尽管共享单车市场距离市场格局尘埃落定还早,商业模式也还处于探索中,但我依然更看好和Snapchat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的ofo,基于校园向外延伸的扩张节奏和开放平台打法可以为其在未来带来巨大的生态效应。

同样,市场越大,格局越大,挑战和竞争也会越多,在当下虽然ofo在扩张速度超过了竞争对手,同时也在单车标准化、智能化、城市管理方面面临很多挑战。但相比于昔日PC互联网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人人网(校内网)而言,ofo已然完成了自己第一次蜕变和跨越,成功的走出了校园市场,并成为了一个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我也有理由相信,在破除当前的行业壁垒后,ofo极有机会成为一个像Snapchat一样的百亿美元级公司。

毕竟Snapchat的成长是在虎视眈眈的Facebook不断地打压下完成的,而ofo的老对手摩拜显然不像Facebook那么强势,反倒是在取得阶段性成就后表现得小富即安,在城市扩展速度上被ofo甩开。在这样一个规模效应的商业模型下,摩拜的小富即安给了两条腿走路的ofo足够宽松的发展空间。

随着竞争的深入,关于最终的赢家,时间会给我们答案,而这个时间或许不会太久。

科学的fan,一个专注TMT行业的撰稿人,在百度百家,搜狐科技,今日头条,艾瑞网,网易自媒体,企鹅自媒体,凤凰自媒体,知乎专栏,一点资讯等专栏均有入驻。也会在虎嗅、钛媒体、新浪创事记等科技博客持续发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