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共享单车数据掐架:摩拜与ofo均称第一到底信谁

   时间:2017-02-15 09:19:05 来源:法治周末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摩拜与ofo均称第一 网友不知到底信谁

摩拜与ofo均称第一 网友不知到底信谁

舆情概述

短短半年,共享单车成为热词,市面上涌现出了多达数十家企业,其中又以摩拜单车和ofo最为知名。两位行业大佬之间竞争激烈,在多个维度针锋相对,甚至掀起骂战,口舌不断。

近日,一份共享单车市场调研数据,再次引发网友对这两家企业的关注。

2月8日,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比达咨询发布的《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ofo以51.2%的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

而就在一天后,另一份第三方报告出炉,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数据显示,2016年年末,摩拜单车月活跃用户量已占有逾70%市场份额,是行业第二名的3倍以上。

按照比达咨询的数据,ofo在市场占有率、城市覆盖数、单车投放量、综合得分方面位居榜首;Trustdata的报告则显示,摩拜单车月活跃用户量已达313.5万人,日充值笔数达10.79万笔,这两项数据强力碾压ofo。

两份数据的严重“打架”,针锋相对,引发了业界及舆论关注。

舆论关注度分析

舆论对本次共享单车数据掐架事件的关注,源于2月8日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的一份市场研究报告,报告称ofo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一。

但这份行业发展报告当时并未引起舆论的过多关注,直到第二天,另一份基调全然相反的报告出炉,两者形成鲜明对照,才引起舆论较多关注。

2月10日,《南方日报》刊文《用户一年增长7.7倍 摩拜和ofo谁将坐上头把交椅》,对此事进行报道。

文章总结了共享单车蓬勃发展的态势,也指出行业面临的问题。文章被人民网、新浪财经、网易等网站以及《江南时报》等媒体转载,吸引了网友关注。

2月11日,新华网也加入报道,相关文章被搜狐网、腾讯网等网站转载。舆情关注度进一步上升。

之后,《北京商报》以《竞争激烈 摩拜ofo数据“掐架”》为题,继续对此事进行关注,文章被腾讯等网站转载。

就在舆论议论纷纷之际,2月13日,中国江苏网发布题为《权威机构称摩拜市场份额超70% 打脸“野鸡”数据报告》的文章称,“专家指出,Trustdata作为知名第三方数据机构,其数据的权威性无疑更胜一筹”,意指摩拜单车实则处于领先。这一文章也很快得到大量转载,使得媒体对此事的关注度继续保持在一定热度。

网友观点倾向性

随机抽取356名网友留言和跟帖,对他们的观点倾向性进行归纳统计。

1、摩拜与ofo各有优劣与特点,26.1%

Jimmy:摩拜的车漂亮,但骑起来费劲,ofo的车轻巧,但App有点弱智,ofo适合一个市民素质、自觉程度相当高的城市,否则,摩拜有一套约束用户自觉骑乘的手段。各有各的好处,反正两个App我都有。

Hana。。。ko:我两个App都有,两个都用。小黄车好骑一些,但没有摩拜广泛分布,这就是我使用心得。

Wall.e:谁是NO:1我不知道,但我这附近的水库公园摩拜和ofo车辆比例应该是20:1,20辆摩拜中会有一辆ofo。

2、认为两份调研报告都是自说自话,缺乏数据根据,22.8%

上帝的小石头:一份孤零零的数据,谁都有自己的统计方法,甚至添油加醋,外人根本不知道这个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乐橙蔡蔡:用户数量、日活跃用户、用户骑行时长、覆盖城市、车辆投放、车型体验等,如此多的参考量,如此多的统计因素,很难简单地说谁比谁强吧。每项数据的侧重不同、意义不同,不要混淆视听。

3、认为企业竞争是市场规律,15.3%

风采:我们当然希望它们竞争,不然垄断了,我们就是喜羊羊。

星神龙云:有竞争才是好事。

4、认为共享单车需要加强管理和规范,14.6%

william:满大街看着这些车子乱扔一气,就是想知道还有没有停车使用的规划?别到时候扔的满大街都是,影响市容和行人。希望给民众提供方便的同时,切实搞好规划。

Kelvin:方便是方便了,但乱停放的现象确实很严重。

5、认为竞争的背后是资本运作,12.9%

ⅩⅢ:砸了这么多钱,吹吹牛逼还是可以理解的。谁是第一消费者也不关心,都是吹给接盘侠听的。

鹤壁嘉宇斯k:共享单车除了给人们提供了出行服务外,更多的是企业得到了很大的融资平台。

姚福军yofuzon:不得不说,共享单车是近一年资本运作的绝佳手段,上百亿租金做各种投资。

6、其他,8.3%

风采:最后结果或许和专车一样,一家独大,然后2元3元半小时或更高!专车的廉价出行被玩坏了。

耗子哥哥哥哥哥:迟早是一家。

媒体报道及观点

《北京日报》在《共享单车调研数据“打架”》的报道中,引用业内人士的分析称,两份数据严重“打架”主要是由于数据公司监测维度不同造成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20家品牌加入共享单车市场激战,过去一年间,摩拜单车的总融资金额约4亿美元,而ofo融资额也累计达到两亿美元左右,远超其余中小运营商。

《南方日报》在《共享单车市调数据打架 摩拜和ofo谁坐头把交椅》的报道中称,从两份数据的严重“打架”中,可以洞悉出共享单车市场的火爆竞争程度。共享单车混战的背后,是资本的狂热追捧。

文章引用易观互联网交通出行研究中心研究总监、高级分析师张旭的观点称,未来不排除摩拜和ofo合作的可能,就像当初的滴滴和快的。“预计到2017年年底,整个行业将会进入整合阶段,至2018年年初共享单车市场将趋稳定。”

央广网在《共享单车行业数据打架 摩拜ofo两强相争或重演网约车故事》的文章中分析为何两份报告会出现分项指标不相同的情况时,引用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研究咨询中心副主任李易的观点称,“咨询公司和资本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对于互联网创业者来说,为了持续融资,往往需要一些数据来支撑。咨询公司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又要用客观的角度来论证,大家只有找不同的维度。这在互联网行业也是一种常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摩拜单车和ofo都是第一,而且也都有道理。他们也都能用数据讲出一个好故事,大家就皆大欢喜了”。

舆情点评

仿佛一夜之间,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街头就停满了各种“小橙车”“小黄车”“小蓝车”等共享单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的共享单车商家已经多达20余家。伴随着行业的火热发展,商家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两份针锋相对的市场调研报告,就是明证。

仔细阅读这两份报告的数据就能发现,虽然两者都宣称第一,但是却分属于不同的维度。众所周知,考察一个产品或应用的维度很多,包括市场占有率、日活、月活、注册用户等,而单独一个维度并不能决定品牌的强大和声誉。两份报告,都只是侧重于商家的某一个参考因素,宣称自己的优势,意图强化自己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实际上,这只是诸多互联网公司宣传自己的惯用手段。

因此,消费者大可不必为此纠结。摩拜也好,ofo也好,关键还在于谁能提供更好的产品优化和出行体验,而不在于谁能在这市场混战当中赢得口舌之快。谁优谁劣,全凭消费者用脚投票。

基于此,共享单车商家们,还是应该把更多精力回归在用户身上。要充分重视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提出解决和优化方案。尤其要对个别商家可能存在的车辆质量、押金延退等敏感性问题,要有坦承的解决态度和沟通诚意,实实在在地赢得最广大的用户赞同,才是消费者心中的真正第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