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京东白拿摊上多大事?也就是足球比赛中的“越位”

   时间:2017-02-20 17:55:22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一份网上流出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将京东金融的“京东白拿”产品推上舆论漩涡之中,并迅速发酵。

京东金融的反应也是一如既往地迅速,几小时后,京东金融官方微信发布《关于坊间流传“京东白拿”文件的声明》。京东金融表示“未收到相关监管部门相关文件,对于坊间流传出该文件,我司表示震惊。”

1:网传文件可信度几何?

一个是盖有公章的红头文件,有图有真相;一边是当事方言之凿凿,表示震惊。这两篇看似自相矛盾的文件放在一起,立刻在网上炸了锅,在笔者所在的若干个微信群里,也是泾渭分明分成了两派,各位吃瓜群众争得脸红脖子粗,最后也没有定论。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研读一下这两篇文,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真相就在里面。

首先,从网上流出的文件来看,应该是监管部门之间内部沟通的函件,并非对外公开的文件,而且从措辞来看,也并没有完全定性。因此,京东金融表示“未收到”具有一定合理性,从文字上来说,“未收到”并不等于否认文件或者文件所指产品问题的存在。

其次,在京东金融这篇一共四段的声明中,有两段都在强调与监管接触:“京东金融在跟监管层保持主动沟通,秉持‘拥抱监管,主动合规’的理念,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开展各项业务。”“对于金融领域我们始终心存敬畏,对于相关监管部门提出的宝贵建议,我司将高度重视并积极改正。”把这两句话跟前面的表态连起来看,那就是,网上传的那个文件我们不知道,但我们一直在跟监管接触,保持沟通,监管部门提出建议,我们就会积极改正。

最后,网上流出的文件落款日期是2017年1月17日,而京东“白拿”这个产品也在1月份下线,对外称是“进行产品升级”。同样在此之前也有文章质疑白拿产品,对白拿产品进行了体验和质疑,只是在当时并未引起这么高的关注.

综合以上三点,福尔摩斯·挖掘机告诉你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这样。1月份,监管层通过媒体报道,发现了京东白拿产品在设计上可能存在问题,并与京东金融进行了沟通,这个产品随之下架,并且双方一直在保持沟通中。未料到的是,时隔一个月,内部文件被好事者泄露到网上。(注:以上为合理推测,如有差异,请以权威发布为准)

所以,也不难理解京东金融在声明中会用“震惊”这样有违常规的词,其真实感受应该是委屈。

2:京东金融摊上多大的事儿?

“京东摊上大事啦!”“央行发函要整治京东白拿!”这是不少媒体用的标题。

京东金融到底摊上了多大的事儿?

从内部泄露的文件来看,京东白拿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产品设计的问题,并不涉及资金池、虚假标的……这些风控的核心问题。从资金流向看,都是在金融机构之间的闭环流动,完全不用担心出现卷款跑路的问题。在京东金融的声明中也提到这一点:目前已购买了“京东白拿”产品的用户可以继续持有,相应的收益和本金赎回都不受任何影响。

本质上,这是创新与合规之间的又一次碰撞。客观的说,我们之前一些规则主要考虑是传统金融机构,当遇到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时,就有些鞋不合脚了。所以,这样的“碰撞”在所难免,并且以后也还会出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好了。

拿足球比赛来对比,京东金融这次摊上的事儿,就相当于在比赛中“越位”了,跑快了,往重了处罚给一张黄牌就差不多了,如果态度好一些,及时收住腿,连黄牌都可以省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事儿不大,为什么又会引爆舆论呢?

这要放在整个行业大环境来分析,在经历了e租宝跑路事件后,监管政策密集出台,合规贯穿2016年全年并延续至今。2月4日,央行又对将满一年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提出,应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并研究建立全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这也预示着今年将是监管合规落实的关键一年。“京东白拿”爆出的时间点刚好撞到了这个敏感时段,作为行业为数不多的巨头,京东金融也“配”得上这样的舆论关注度。此外,内部文件流出也迎合了吃瓜群众们的窥探心理,客观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以,朋友圈被“京东金融摊上大事啦”刷屏也就不足为奇了。

3:监管的态度究竟如何?

在这次事件中,值得业内关注的还有监管的态度。从内部文件流出到京东金融的声明,监管层一直没有对外发声。这个看似没有表态的态度其实就是态度。

前面已经提到,网上流出内部文件的落款时间是1月17日,距离现在已经有一个月了,这么长时间,监管没有对外主动发布有两个可能:一是准备多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再对外发布,二是原本就没准备对外发布。

个人倾向于后者。

首先,京东白拿存在的问题是一个产品设计合规的问题,通过沟通进行整改完全可以达到目的。其次,从行业大局来看,前有e租宝这样伪P2P平台带来的负面效应,近有招财宝侨兴私募债逾期事件,整个行业都处于休养生息中,经不起折腾,对外公布的放大效应,会再次将互联网金融置于声誉风险。

互联网金融抵御声誉风险之脆弱,这是有目共睹。同样是坏账,对于银行这样的传统金融机构来说,都属正常合理的范畴。但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来说,就面临着舆论的聚焦,投资者的挤兑。

“以合规审慎经营为前提,对从业机构进行分类整治,而非一棒子打死。”这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去年的公开态度。

李东荣认为从业机构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想干又会干的企业,具有较好的动机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实现较好的风控和市场效益。第二类,想干却不会干或不善于干的企业,发展动机良好,但受自身各方面的条件制约,风控能力或者资金实力有限。第三类,纯粹的骗子公司,借互联网金融之名,行金融诈骗之实。

第三类这样的害群之马将是监管层重点整治对象,京东金融显然是属于前两类,适用于适度、审慎监管,遇到问题也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内部解决更有利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