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只有一夜之间,中国便进入了共享单车时代,足见市场对于短途出行需求的“饥渴”。其中,以ofo与摩拜之间的争夺最为亮眼,从资本到体验,从供应链到城市布局,面对逐渐陷入红海的共享单车市场,ofo以开放平台整合资源的模式相较摩拜的重资产战略,已经取得市场先机。
以开放姿态连接多方资源
当前,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用户不足2000万,单车产能已然有些跟不上市场规模的扩张速度,ofo、摩拜从扩场之争提前进入“供应链”之战。根据易观智库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末,这一数据有望达到5000万,而已经拥有近40个城市布局的ofo,在投放数量遥遥领先的秘密是什么?
ofo城市覆盖数达摩拜3倍
仅说成本,无疑是片面的。当资本涌入,成本不会成为主要问题。而供应链的选择相对成本,要更加重要。相较对手,ofo采取了更加开放姿态的平台战略,即ofo提供平台,以开放姿态欢迎供应商加入,共享时代风口。Ofo创始人兼CEO戴威曾言“1+N战略”,旨在实现传统自行车制造方到普通用户单车的全面接入,使其共享平台能够实现流动的“连接”模式。在新华社刚刚深入工厂,关注ofo+飞鸽的“互联网+制造业”模式不久,2月28日,全球最大的共享单车平台ofo宣布与天津富士达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备忘录,再添1300万年产能,为ofo下一步的急速扩张铺平道路。
助力共享经济发展
而在真正形成这样共享模式之前,在和摩拜等平台竞争的胶着时期,ofo也需要投放一定量的自有单车。与摩拜的选择不同,ofo并没有进行自己研发、生产,而是选择面向自行车品牌与厂商进行合作。
ofo采用战略合作全国各自行车厂联合生产的轻模式,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自行车工厂。而对于共享单车行业而言,谁能全面的整合自行车工厂资源,打造全新的供应链体系,将是接下来赢得市场的关键。有数据显示,ofo已经整合了全球40%的产业链,并且搭建起全国各个城市团队和供应链协同的高效运营体系,其产能更是达到摩拜的几倍之多。
同时,ofo的绿色出行理念也受到了各地政府的支持。目前,ofo已与北京市交管局、广州海珠区、重庆沙坪坝区政府展开战略合作,并且与广州地铁集团、深圳地铁集团达成合作,这些地区的地铁站入口、热门商圈、公交站附近都将为ofo设立专门的共享单车停放区,让共享骑行的便利,真正放在用户所需要的地方。
一年半时间,ofo开拓近四十个城市,连接超过百万辆单车,注册用户超过1500万,为用户提供出行超过2.5亿次。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ofo的平台战略已经为其在共享单车之争中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在更多玩家入局、更多资金注入的2017年,共享单车大战依旧激烈,而ofo已经凭借其开放的姿态以及融合各方资源的能力取得了显著优势。2017年,随着ofo的进一步扩张、升级,势必能够推动共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