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了《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加快培育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人工智能”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发展人工智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16年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全面爆发的一年,“互联网+”已全面渗透到各行各业,而人工智能在安防、金融、泛娱乐等领域的应用也更加成熟稳健。2017年,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将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开创新纪元。
去年3月,AlphaGo的出现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燃起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狂热拥趸,风投资本也争相涌入,人工智能市场蔚为大观。而一向“高冷范儿”的金融行业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也穿上了“科技范儿”的外衣,踏上了“人工智能+”的列车。除了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关键词,人工智能在金融创新领域也大显身手,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金融行业与科技力量的碰撞,让“FinTech”一词迅速成为创投圈的香饽饽。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1月发布的《全球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显示,截至2017年初,全球已有8000家金融科技公司,融资总额高达839亿美元。显然,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改变金融行业的游戏规则,助力金融行业实现创新性变革。
大数据和深度学习驱动的人脸识别技术已成为金融机构在业务开展流程中进行身份认证、身份鉴权或授权的最新技术手段。金融业务环境往往对用户身份的确认要求十分严苛,一旦身份确认出现纰漏,账户和资金将面临重大的安全隐患。如商业银行柜台开户、账户挂失甚至远程开户业务中都需要首先确认用户的身份。相比柜员人工肉眼比对身份证照片与本人是否一致,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完成身份认证将大幅降低金融机构的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据了解,目前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已完全超越人眼的识别水准。以一家专注为金融行业提供智能安全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公司Linkface为例,其识别准确率已高达99.55%。而在涉及金融交易的业务场景中,需要身份鉴权或授权的环节如账户登陆、查询、交易等,人脸识别作为一种配合要求低、安全性能高、操作简便的技术手段体现出高效、安全和便捷的天然优势。此外,人脸识别还可以与常规密码鉴权、授权的方式相辅相成,实现安全指数更高的双因素认证。
人工智能在金融反欺诈方面的商业化应用也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机遇。金融欺诈素来是传统金融机构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尤其是近几年发展态势迅猛的互联网金融,由于监管力度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盗卡盗号等交易欺诈乱象丛生,反欺诈已被金融玩家和监管部门视为极其重要的议题。由Linkface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反欺诈技术以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为基础,通过对数据进行大规模、高频次的分析建立用户关系画像,进而搭建用户行为风险识别模型,通过类似专家系统的策略引擎对用户的欺诈风险进行精准预测和评估,协助金融机构及时发现、规避潜在欺诈风险。
风头正劲的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大可作为。除了身份核验和大数据反欺诈,人工智能在辅助量化交易、智能投资顾问方面的市场应用前景也将十分广阔。作为一家视技术为最高信仰的极客公司,Linkface将在可预期的未来里开展辅助量化交易业务,建立量化交易模型,通过强大算法帮助用户在短时间内作出“精明”的投资交易决策,担当智能投资分析师的角色。
著名物理学家、黑洞物理先驱霍金曾说,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可以“智取人类金融市场,变得比人类研究人员更有创造性”。未来人工智能在引领金融行业实现创新性变革的进程中将会拥有更惊艳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