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创新产业带给我们的一个惊喜“大礼包”。这个大礼包中有便捷、时尚、新奇、有趣等好东西,可也不乏考验甚至放大人性之恶的“副产品”。
车胎被扎、链条损坏、车座被拔掉……在伤痕累累的共享单车中,小黄车身影出现的频率总是极高。一方面,这和ofo共享单车低成本、高效率运营战略下产品质量层面有待提升有一定关系。而另一方面,ofo设计缺陷导致的作恶成本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共享经济产业,首先要考虑的便是自私性、破坏性等人性的恶面,并通过技术和管理对其进行约束。比如,一开始就设置了GPS定位模块的摩拜单车,在推向市场之前就定位于开放的市场,把环境的复杂性、用户使用场景的多元性、用户的核心痛点,甚至是人性的复杂性等纳入到考量,并以GPS模块、SIM卡等领先融入产品打造。这样,即使避免不了所有的车辆损毁,至少可以通过车辆自带的GPS定位模块,顺藤摸瓜找到车辆和作案者。摩拜的GPS追踪等技术放大了作恶的暴露和惩罚系数,让小橙车获得了遏制人性之恶的武器。
反观ofo,在校园这个相对封闭环境中走出来的ofo,产品中一直没有采用GPS定位,等于把教育用户的义务以及惩罚人性之恶的武器全部放弃,损害车辆这种行为的危险系数降低,自然会导致高损耗率的提升。另外,ofo机械锁密码极易被破解,导致免费骑行的情况泛滥,反过来又加剧了小黄车丢失率高、损耗率高、运维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遍体鳞伤、无法使用的小黄车占据着城市的公共区域,又造成了城市空间资源的浪费,增加了职能部门监管和维护的成本。
不久前,为了减少不锁车、不爱惜车的情况,ofo官方派了工作人员来到校园监督同学们的锁车与开锁。此举引发强烈争议,甚至有同学称:”ofo派来了监督人员,把学生当贼,让学生产生更强的逆反心理,在我看来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小黄车有缺陷,为什么不在车锁和软件上做提升,而是道德绑架学生,让学生去遵守你的规则呢?”
不久前,31岁的冯先生租用ofo共享单车,在下坡骑行时失控摔伤。因认为造成事故的原因是车辆刹车失灵,运营商未尽维护检修义务致产品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冯先生将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朝阳区法院,索赔2万元。尽管法院判决结果尚未出炉,可ofo因技术和理念而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愈演愈烈。
彼时,滴滴等网约车平台在急剧扩张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对司机、车辆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引发多起社会安全事件,最终导致了“史上最严苛网约车新政”的出台。因为经营战略而不经意间放大了人性之恶的ofo,或许也将重走滴滴的老路,让共享单车“新政”出台的脚步加快。